他迫不及待地再次打開一個新的界麵,那是反物質引擎的研發進度表。
就在今天上午,他剛剛新建了這個研發任務,並將其發送到集團內部。
目前已經有9784名博士加入了這個項目。
看來他的引導效果非常不錯。
反物質引擎的研發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第一款穩定的反物質引擎正式定型,被命名為1。
在模擬程序中的裝有1引擎的模型飛行速度已經成功突破了400馬赫,他立刻換算了一下,立刻得出了結果。
按這個速度在宇宙中宇宙中飛行,速度能夠達到0.46的光速,這在宇宙中更是能夠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這已經非常的快了。
而且,還有許多新的設想正在模擬中,或者正在等待模擬的隊列中。
劉森對眾多頂尖博士的能力充滿信心,他堅信在他們的通力協作下,反物質引擎的研發必將持續取得新的突破。
懷著滿心期待,劉森迅速查看了研發的進展情況,仔細研究了下一個階段突破所需的時間以及所能達到的速度。
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啟動了一個複雜的模型計算程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幾分鐘後,計算結果終於呈現在他眼前。
然而,當他凝視著這個結果時,卻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
原來,根據模型計算,下一階段成果2定型所需的時間相當漫長,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相比之下,如果直接將現有的反物質引擎1投入使用,發射初級的能夠探測暗能量的探測器,反而能夠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這樣一來,當2研發成功時,裝有1的探測器早已在宇宙中穿梭數月,持續探測暗能量。
在這幾個月裡,劉森完全可以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完成半個太陽係的宇宙星圖繪製,並對暗物質引擎飛行器和飛船的各種飛行數據進行全麵測試。
等2出來,暗物質引擎估計都要進入第二代了。
這樣整體更換,效率會提升很多。
確認完這個信息後,他毫不猶豫地立刻再次發出了指令。
他的聲音堅定而果斷:“立刻根據1型反物質引擎設計一款可以探測繪製暗能量物質星圖的探測器。”
“老板,項目已經創立,正在設計優化中……”
人工智能小點的聲音在腦海中回蕩……
看著眼前的信息,劉森的思緒如閃電般飛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