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起見,再實驗一個丹方!”
徐行掏出老伍頭整理的丹方翻了翻,很快便確定了一個目標。
那便是被小日子奉若神明、不惜搶注的小柴胡湯!
此方出自《傷寒論》,為和解劑,具有和解少陽之功效。
因為其久經考驗的完美搭配。
臨床上被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瘧疾、慢性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胸膜炎、中耳炎、產褥熱、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胃潰瘍等屬邪踞少陽,膽胃不和者……
嗯,反正就差和阿莫西林一樣被當作神藥了。
小日子也是因為這個才爆發了赫赫有名的小柴胡湯事件。
但那玩意兒是隻迷信“漢方”而排斥中醫理論,在藥物應用時脫離了中醫辨證論治理論指導的結果。
說到底就是一個學藝不精,活該……
徐行為啥選這藥方捏?
因為除了普適性外,小柴胡湯作為和解劑與之前驗證的所有丹方都不搭噶。
而且小柴胡湯的配伍為:
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炙甘草、生薑、大棗。
7味藥材,不多不少。
那就是5040種搭配方法。
這要放在以往肯定是無比頭疼的事情。
但現在不一樣了,徐行有著無比充分的信心!
立馬翻開藥典。
把這七位藥材的五行屬性標注上:
柴胡(水中木)、人參(土中土)、生薑(木中土)、黃芩(水中木)、大棗(土中火)、炙甘草(土中木)、半夏(土中木)。
徐行明白,這個方劑能以小柴胡湯命名。
那必然柴胡是第一位的。
於是乎,拿起筆另起一行,徐行立馬寫下:
1、柴胡(水中木)
“噢,不對,這個方劑應該是水丸,所以得改成……1水2柴胡。”
“也就是下一個是以五行中木打頭的?”
徐行看了一圈,符合要求的隻有一個生薑。
於是繼續在後麵加上:
1水、2柴胡(水中木)、3生薑(木中土)
“接下來是土打頭的……”
可瞟了一眼,徐行頓時驚住了。
以土打頭的分明有人參(土中土)、大棗(土中火)、炙甘草(土中木)、半夏(土中木)四個。
“我擦?!”
徐行愣了一下,還是選擇寫下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