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聽到張玨的話,頓時腦海中就浮現出關於這一段事情的記憶。
雖然張凡平日裡混賬了一點,但是對於國家大事也是非常關心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現在大夏情況如何,直接關係到他還能不能安穩做這個二世祖。
至於說,剛剛張玨提到的直係和皖係等軍閥,還有那個皇帝的事,張凡也是知道一點的。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大夏的皇帝叫李銳,是孝宗皇帝李昌的獨子,今年隻有十五歲,還沒有親政。
整個大夏帝國的權力都掌控在太後手中。
直係的督軍叫馮友昌,是仁宗皇帝任命的督軍,也是所有督軍實力中最強的存在。
而仁宗皇帝是孝宗皇帝的親爹,換句話來說,馮友昌是三朝老臣,權勢大得很。
皖係督軍段義德是孝宗皇帝任命的督軍,他自認為自己是孝宗皇帝的親信,看不慣馮友昌做大,控製著直隸一帶,把持著朝政。
所以,段義德就召集盟友,對著馮友昌宣戰,想要把小皇帝控製在自己手裡。
雙方在直隸,青州,發生大規模戰爭,參戰人數多達六十多萬,把整個中原地區打的稀巴爛。
最後,太後林茵擔心雙方不管誰獲勝,都要對他們母子動手,所以才想到讓第三者入場。
這第三方勢力就是張家的奉係。
雖然太後林茵知道,自己讓奉係入關,無異於驅虎吞狼,趕走了直係和皖係這兩頭餓狼,卻要引來奉係這頭猛虎。
但是對於她來說,她目前也沒有任何好的辦法了。她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林茵的年紀並不大,隻有二十多歲,還不到三十,據說外貌也是十分的漂亮。
話再說回來,當太後要求奉係入關,武力調停直皖大戰,張玨就覺得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證明自己不弱於張庭方的時機。
並且,奉係入關對於整個奉係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一方麵是向整個帝國展示奉係的實力,讓那些有想法的人,都老實一點。
對於張玨本人來說,也是提升自己聲望,整合奉係的好時節。
所以,對於太後林茵要求奉係入關這件事,奉係上下都是支持的。並且也主動出兵,準備聽從張玨的指揮,去跟中原的那幾個督軍爭一爭。
張凡覺得,目前大夏國內的環境,有一點像是地球那邊民國前期和三國的結合體。
同樣的軍閥混戰,同樣的君弱臣強,同樣的混亂。
不過,張凡也覺得,其實現在奉係入關,對於奉係來說,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方剛剛說過了,可以提升奉係的聲望,讓世人看到奉係的實力,但是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奉係主力入關之後,對於東北四省的控製就弱了一些,也出現了兵力不足的情況。
想前世,同樣的奉係入關之後,東北是個什麼結果,想必知道那一段曆史的人,都不會忘記。
現在,在這個世界,雖然背景這些都變了,但是奉軍入關已經成定局,那麼隔壁的小日本會不會也有想法呢?
張凡覺得自己不得不防一手了,那麼看來,自己還真的要趕緊掌控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才行。
張玨看著張凡一直在低頭想著什麼,他並沒有出言打斷張凡的思考,他覺得,讓自己的這個二弟多想一想,也不是什麼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