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烏直接拍著胸脯對著張凡保證,他們是草原的雄鷹,不懼怕任何挑戰,他們不怕打仗,隻怕沒仗打。
得到薩爾烏保證的張凡,直接告訴薩爾烏,讓他堅決果斷的穿插到平壤,守住平壤,直到援軍到達,他會想辦法給予薩爾烏一定的空中支援。
接到命令的薩爾烏直接讓手底下的士兵上馬,也不再隱藏自己的行蹤,徑直朝著平壤衝去。
1931年1月2日,薩爾烏的騎兵師抵達平壤,這裡果真如肖途所說,幾乎沒有任何抵抗。
薩爾烏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平壤以及周邊的鬆林,祥源,江東,成川四城。
而就在薩爾烏占領平壤的同一時間,齋藤次郎也知道薩爾烏占領平壤之後,立馬下令第七師團北上平壤,對薩爾烏的四個騎兵師進行反包圍。
第七師團接到命令,立馬從漢城北上,兵分三路進軍平壤。
其中鬆原為主攻方向,第七師團在這個方向上聚集了一個本土旅團外加一個仆從旅團的兵力,總兵力達到了16萬人。
同時,祥源和江東,成川方向合起來也有一個旅團的兵力,但是人數太少,隻能做到牽製。
現在薩爾烏也知道齋藤次郎主攻的是鬆原,他很清楚,鬆原的攻防戰決定了整個平壤戰役的走勢。
於是,薩爾烏留下一個師的兵力防守平壤,又將另外一個師拆分成兩部,分彆去守祥源和成川,而他自己則是帶著兩個師,共計16萬人去了鬆原。
雖然表麵上,雙方在鬆原的兵力相等,但是薩爾烏帶領的都是騎兵師,缺乏重火力,薩爾烏帶領的騎兵師,隻配備了幾十挺重機槍和數十門小口徑的迫擊炮。
這樣的火力,麵對一個完整的櫻花國旅團,很明顯是不夠看的。
所以,薩爾烏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跟櫻花國打什麼陣地戰。
騎兵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機動性,為什麼要舍棄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去跟第13旅團(第七師團下轄旅團)打陣地戰?
而且,對於草原上的雄鷹來說,進攻才是他們最喜歡的事。
所以,薩爾烏帶著兩個騎兵師的抵達鬆原之後,將兩個師的重火力留給第二騎兵師,讓他們防守鬆原,而薩爾烏本人則帶著第三騎兵師出城埋伏。
當第七師團第13旅團和高麗仆從第二師團第四旅團抵達鬆原之後,第13旅團長上田勇作直接下令對鬆原發動炮擊。
經過一個小時的炮擊,炸塌鬆原城牆之後,急於強攻的上田勇作下令第13旅團進城,而仆從第四旅團留在城外。
不能怪上田勇作魯莽,而是通過剛剛的炮戰發現,防守鬆原的奉軍火力並不強,他想了想,覺得騎兵本來就是突進型兵種,他們帶不了太多的重火力。
既然如此,那麼自己完全可以用火力優勢,擊潰對麵的騎兵。
而這種白撿的戰功,他又怎麼可能讓仆從旅團去?所以,他將仆從旅團扔在了城外,而自己則帶著第13旅團進城,想要去搶頭功。
不過,上田勇作絕對想不到,正是他的這點驕傲自大,盲目自信,直接斷送了第13旅團和仆從第四旅團。
也讓薩爾烏搶到了此戰的第一功。
喜歡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請大家收藏: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