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穩定環境,不是說大夏不打仗,而是大夏的掌權者能夠代表他們英吉利的利益。
英吉利是最早開辟大夏市場的西方國家,在這裡投入了大量的英鎊,所以大夏的市場對於英吉利來說非常的至關重要。
所以,英吉利國內看到這一段時間張凡又是拳打櫻花國,又是挑起和直軍的戰爭之後,就覺得張凡很有可能取代馮友昌。
既然如此,英吉利國內就想著是不是可以先期投資一下張凡,以確保張凡取代馮友昌之後,能夠繼續保證英吉利在大夏的利益。
但是克林斯頓卻不這樣想,他的想法跟國內議會恰好相反。
他覺得,張凡不是一個任人擺布的人。從他上台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收回南段線就不難看出,張凡這個人一直在謀求自主。
如果張凡取代馮友昌之後,那麼反而對於英吉利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很有可能,張凡會要求跟英吉利重啟談判,來商量英吉利在大夏的利益。
如果談判談不攏,那也不排除張凡會選擇武力收回的可能。
與其選擇一個並不熟悉的張凡,不如把注押在馮友昌這邊。
目前馮友昌雖然在整個局麵上處於劣勢,但在克林斯頓看來,局勢還沒有到無法挽回的局麵。
如果英吉利能夠加大對馮友昌的投資,馮友昌說不定也能夠扭轉局麵。
現在,英吉利議會是想讓克林斯頓跟張凡接觸一下,問問張凡對英吉利的看法,然後在決定是否支持張凡。
克林斯頓沒有辦法拒絕國內議會的決定,隻能先選擇跟其他幾個國家的人通通氣。
但是當他把這個問題拋出來之後,米利堅,法蘭西和德意誌似乎興趣並不怎麼高。
反而是櫻花國對此很上心。
同時,他也看出來了小野智三郎跟他一樣,都不喜歡這個新任的奉軍大帥。
克林斯頓覺得,自己有必要,私底下找這個小野領事聊一聊。
不過,這件事還是等一會散會之後,再說吧。
此時,局麵有一些冷淡,五個人的會議,隻有克林斯頓和小野智三郎給出了意見。
克頓,佛雷薩和格萊維則是保持沉默。
看到這一幕,克林斯頓說不氣,那也是不可能的。
這明明是關乎到所有人利益的事情,這三個人則是保持著沉默,這讓克林斯頓很不滿。
“各位,你們難道就打算一言不發?”克林斯頓看著克頓和佛雷薩問道。
至於格萊維,克林斯頓沒打算聽他的意見,畢竟他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格萊維是在準備看他的笑話。
他甚至覺得,格萊維不是來提意見的,而是來搗亂的。
格萊維感受到了克林斯頓的目光,他無所謂的撇了撇嘴,然後說道:“各位,我德意誌帝國在大夏的利益很少,所以,這樣的會議對於德意誌來說,毫無意義。”
“我就先回去了,諸位請便。”
格萊維說完這句話直接站了起來。
克林斯頓不爽他,他又何嘗看得上克林斯頓?既然克林斯頓現在覺得他不提意見,那他走就行了。
喜歡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請大家收藏: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