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打一場勝仗。”孫立國堅定的說道。
第三天下午,從奉天來的記者,就抵達了春暉。這一次來的,是奉天日報的大記者何飛。
作為一名文化人,何飛是帶著一副金絲眼鏡,穿著合體的西裝,整個人看上去就帶有書香氣。
而奉天日報,作為奉軍的喉舌,他也是屬於半公立的報社,經常性發表一些關於奉軍內容。
這一次的事情比較急,而且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王福忠就跟報社的老朋友聯係,讓他派一名得力乾將過來。
作為以前的奉天督軍,王福忠這一刻的人脈得到了體現。
所以,何飛作為王牌記者,他來到了前線。
王福忠與何飛以前見過,對他有點印象,但是兩人之間不熟。
何飛倒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幾句話就拉近了跟王福忠,孫立國之間的關係。
然後作為自己人,王福忠給他說了一下大體的想法,何飛對此表示支持。
他一個熱血青年,其實很早之前就想做一個關於奉軍的專訪。但是奈何之前的張玨和張庭芳都不願意接受。
而王福忠表示,如果這一次,何飛做得好,那他就有機會去京城專訪張凡。
何飛對此表示,讓王福忠他們放心,拍攝,寫報道這種事,他是專業的。
隨後,何飛不滿足隻在春暉做采訪,他向王福忠表示,他想去前線看看。
這一點,正好和孫立國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為了保證何飛的安全,王福忠將自己的侍衛,調了一個排來保護何飛。
然後又親自把何飛送上了汽車,讓他跟著補給車隊,一起先去綏芬河戰場。
經過一夜的行進,何飛和侍衛排抵達了綏芬河戰場。
何飛先是去見了這裡負責指揮的師長,表明來意之後,何飛就跑到第一線去拍照。
說起來,何飛的運氣不咋的。
他剛剛跟師長見麵的時候,也了解一下對岸遠東軍的情況。
自從上一次遠東軍的坦克團進攻被打退後,已經連續好幾天都沒有發動進攻了。
所以,何飛原本想的是,自己去前線拍一些照片就回來寫報道。
於是,他就帶著侍衛排,坐著卡車從春化鎮出發,去往綏芬河。
結果到了綏芬河之後,何飛就開始拍照。
一開始呢,他也的確隻拍到一些士兵吃飯,修補工事的照片。也去了戰地醫院,看望了傷兵。
這些照片真實的反映了戰爭前線的實際情況。
原本何飛都以為就這樣差不多了,他都準備回營房寫報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