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此前的錦屏縣,京城無疑要熱鬨繁華百倍千倍。
城門口車水馬龍,不知多少百姓往來,可在此時,哪怕是最忙碌的信差,也忍不住停下腳步,紛紛轉頭,看向路上那一行人。
當先走來的乃是一匹高頭大馬,馬上坐著一名頭戴鬥笠的高大武人,馬鞍邊又掛著一顆巨大的狼頭。
而在他的身後,走來的竟是兩匹石馬,馬背上坐著一名道人。
京城人都知道這兩匹石馬。
可是往日桀驁不馴、在鬨市街頭衝撞狂奔的石馬如今卻極其老實,隻邁著平緩而沉重的步子,馱著道人走進京城。
不說彆的,僅是石馬與道人,就已能讓初次進京的人覺得神異、驚呼神仙了一路上都有人竊竊私語。
「那是哪位神仙下界?」
「神仙這是從哪來?為何馬背上還掛著有一顆這麼大的狼頭?」
「那是聚仙府的林真人,前段時間有妖怪侵占人間城池,錦屏縣逃出來的百姓跑到京城來請求朝廷出兵,林真人與樊天師、潘公,還有真鑒宮的幾位道長前去除妖,這怕是除妖回來了!」
「啊?侵占人間城池?什麼妖怪竟然這麼猖狂?」
「還不止呢!聽說這妖怪一進城,就吃掉了所有官吏,連官兵也被吞吃,城中百姓更是全被當成豬狗牛羊一樣圈養!」
「那還有天理王法嗎?」
「喉—————·
「神仙不管嗎?」
「這不就是神仙嗎?」
各種私語聲音混在一起,誰也聽不清。
眾人皆是大驚,震撼又獵奇。
生在這個年頭,天下越來越亂,妖精鬼怪越來越多,妖怪的故事聽了不少,
甚至不少人都親眼見過城中的「狐」,也聽過除妖的故事,甚至可能就發生在離家不遠的某條巷子或者鄰居家中,可有幾人見過除妖高人除妖之後,帶回這般血淋淋掙獰不已的妖怪頭顱的?
有些傳聞故事之所以不能分辨虛實,有些高人奇人之所以不能分辨真假,原因就在這裡了。
更彆說這妖怪還是能夠侵占人間城池、吞吃官吏官兵的大妖。
不斷有人聚集過來,驚歎圍觀。
不少人乾脆跟著一行人走。
遠遠地有人跪伏在地,真將他們當做神仙高人,又有膽大好事之人湊上來,
向走在後麵的馬師弟與萬新榮、驅人詢問:
「幾位神仙,真是從錦屏縣除妖回來?」
「正是!」
萬新榮也騎在馬上,側頭回答。
「那妖怪就這一隻嗎?都有些什麼本領?神仙如何除的妖怪?」那人見萬新榮形象親民又好說話,連著問道。
「妖怪自然不止這一隻!這隻是妖怪中的將軍頭領,還有大大小小妖怪兩百多,我們帶不回來,便取了這大妖的頭顱,帶回京城,好讓逃到京城來的錦屏縣百姓安心,也好讓京城附近的妖魔鬼怪知道,即使有道行,即使天下不太平,也不可隨意作亂!」
萬新榮說的幾乎是他們說過的話:
「至於如何除妖?自然我們與林真人用一身道行法術,加上真鑒宮的三位道長請來天兵神力,一並除妖!」
「嘶·—」
百姓有的驚奇而滿足,難以想象那是何般景象,有的卻又疑惑。
「不是說觀星宮的道長們也請來了神兵天將,樊天師也在城外日夜請神,為幾位相助嗎?幾位高人可見到了他們請來的神兵天將?」
「並未見到。」萬新榮說完,覺得不對,又補充了一句,「許是還沒來得及來。」
「林真人座下兩匹石馬?可是原先觀星宮門口那兩匹?」
「正是。」
「為何林真人會騎觀星宮門口的石馬?難道是觀星宮的道長借給林真人除妖的?」
這些百姓哪怕膽大而又好事,也隻是對著萬新榮與馬師弟發問,至於前麵那名坐在石馬背上的林真人,看著簡直宛如神仙,在他們看來這等神仙隻可敬畏的遠看,或是膜拜,不可隨意冒犯,而最麵前那名騎著高頭大馬、戴著鬥笠懸掛狼頭的武人身上煞氣又太重,另一名渾身雪白的女道長看著也不是容易親近的,便隻敢對這幾人發問。
可問到這個問題,萬新榮卻答不了了,也不敢輕易回答,隻將目光往前邊瞄。
卻不曾想,前方兩匹石馬竟真停下了步子。
馬背上的道人轉過頭來。
明明道人神情並不威嚴,可問出問題的百姓仍忍不住從心裡升起敬畏來,連忙避開了目光。
隻聽一道平靜聲音:
「若是觀星宮的道長們真有德行和能力除妖,這兩匹石馬就不會離他們而去了。」
此話一出,立馬一片哄然。
觀星宮在京城紮根多年,早已是百姓心中最大最權威的宮觀,哪怕從很遠地方來的商人,甚至域外的商人來到京城,也會去觀星宮上香。
這位林真人為何這麼說?
可是細細一想,最近一些年裡,觀星宮確實一直高高在上,少有除妖。
一行人逐漸過了城門。
就連門口守兵也不敢攔,紛紛低頭,敬稱真人與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