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事,高家二老都要愁死了,不敢聲張,怕毀了閨女名譽,又不放心孩子自己在外麵。
讓高少奎去找了好幾次了。
高少奎找到了嗎?當然了,可是看見他姐跟那人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樣子,他覺得也挺好的,為什麼非要他姐去唐家遭那份罪?
至於孩子離開媽媽可憐,孩子早晚都會長大的不是嗎?
他在家裡這幾天,已經儘量安撫二老了,這唐立冬過來一趟,兩個老人心裡又要不安了。
唐曉初回去以後,日子還在有條不紊的往前走著。
這天唐立冬回來告訴她,給她定製的竹編簸箕已經做好了,帶她去鎮上取。
唐曉初高興的跟著去了。
到了那人家裡,院子裡滿地都是各種竹編器皿和竹條,唐曉初四處看了看,看見幾個劈竹子的婦女和幾個編東西的男人。
這還是個家族式的作坊,估計手藝也是傳承的。
一個年輕男人把兩人帶到了一個空地上,地上擺放了大大小小幾十個編好的簸箕。
唐曉初看了看,做工精致,沒有毛邊,給她裝雜物,感覺浪費了,這就是藝術品。
一些小的編織物實在是喜歡,她又額外買了一堆小簸箕,竹扇子什麼的,一共花了將近五十塊錢,主要是她定製的那些超大個簸箕,實在是太費功夫,價錢也不低。
父女二人從作坊出來,唐曉初問唐立冬。
“爸你們廠分家屬樓嗎?”
“分是分,大多是那些領導們,職工很少有分的,除非有特殊貢獻或者是勞模能分一套小的。”
“那不如,我們買一個樓房吧?趁著現在樓房價格還不貴,你是正式工,應該沒什麼問題。”
“還買?”
“對啊,你看啊,以後我和曉晨得上學吧,在這邊住宿舍肯定沒有住家裡方便啊?再說有個房子,放點東西也方便啊。”
唐立冬想了想,覺得價格不貴的話也行。
“我先去問問價,價格合適就買一個,像你說的,有個樓房也方便一點。”
唐立冬把唐曉初送回家,拿了煙酒立刻去找廠子裡的老人。
還真的問到了,廠子裡有這麼個人,五十多歲,大家叫他三叔,他家裡就剛買了新樓房。
“三叔,你跟我說說,買房子這是怎麼個事?”唐立冬塞了包煙。
“咋?你小子要買房啊?”
“哎,我這不是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嗎?尋思買個樓房,以後也方便。”
“你小子敢想,這誰要是有個房,那姑娘還不得上趕著跟你。”
“那還有點遠,三叔你跟我說說,這事咋能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