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可知道這青蓮白藕本是一體,陛下希望親人之間互相幫助,結為一體才是好事,而非將家人拒絕在外。”
王瑩瑜依舊是那副怡然大方的樣子,隻是嘴裡說出的話卻是早已經變了味道。
“若是陛下有旨,那就讓陛下下旨。”
王瑩環看著王瑩瑜,在她說出這句話之後,後者也不再言語。
如她猜想的一樣,這一切都是王瑩瑜在擅作主張,恐怕楊家真正搭上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這位後宮之主。
後宮勾結朝臣,她是想要做什麼?王瑩環想到剛才被下人抱出去的兒子,隻感覺遍體生寒。
================
與此同時,丞相王邯已經進入了皇宮,在議事殿等待皇帝陛下的到來,隻是他的內心並不安定,若是真的皇帝陛下有了彆樣的心思,恐怕接下來整個秦國都不會太平。
“陛下駕到!”
白弭是被宦官扶著走出來的,看到他額頭上的汗珠,王邯心裡也是悲傷,同時更加堅定了心中的想法,那就是一定不能讓太子前往前線。
“臣王邯恭請聖安!”
“免禮吧,來人賜座!朕料到你該坐不住了,左右都下去,寡人有幾句話要和丞相單獨商量。”
“是!”
王邯看到白弭屏退左右,先是一驚,但是看著離自己不過五步的白弭,以他的身子骨,若是出事恐怕不是自己的對手,心裡也漸漸安定下來。
“陛下當多多保重身體,萬不可過度操勞。”
“朕沒事,還能挺個一年半載,至少太子回來之前不會有事。”
白弭笑嗬嗬地說出了讓王邯萬分驚恐的話,他先是站起身來想向白弭請罪,後者卻給他一個安慰的眼神,讓他暫且坐下來。
“丞相覺得朕比其父皇來說如何?”
王邯沒有想到白弭會問這個問題,先是沉默了一下,接著答道:“先帝有大誌,不甘秦國大業覆滅,挑起重擔轉戰南北,戰保、永、南三州以定下我國基業,以此為柱石才有今日我等再次複興大秦帝業的根本。
陛下受命於危難之中,聯盟趙國,數次抵抗晉國攻打,任用賢能,三次北伐最終收回故土。先帝與陛下皆是當世雄主,乃天子,不是臣可以輕易比較的。”
“哈哈哈~寡人總算沒有在卿嘴裡聽到頑石不可雕琢之語了。”
“請陛下恕罪!”
這句話是王邯在白弭小時候教導他時對他的評價,沒有想到這些年陛下一直記在心裡,這讓王邯內心有些複雜,咱家這位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小心眼。
“寡人知道卿此來是為何,寡人能回答卿的答案就是一切儘在寡人的掌握之中,任何宵小居心叵測之輩在保定城都翻不起多少波浪來!”
白弭難得露出皇帝的威嚴之色,雖然他這具身體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但是身為天子,多年的餘威猶在,這讓王邯仿佛又看到了這位陛下當初繼位時的樣子。
“陛下,莫不是要重演當初之事?”
當年白弭剛剛繼位的時候,雖然其是太子,但是因為先帝白羽病逝於江州,在此之前並沒有遺詔留下,這讓不少有心人借機出來生事。
即使有王邯一眾老臣幫助,但還是釀成了不小的禍端。
公元二二一年之時,秦趙兩國正在江州抵抗晉軍,因為皇帝突然病逝,三軍失去主帥,王邯不得不親自率軍到前線壓陣。
這讓一些隱藏在陰影處的人看到了希望,保定城可以說在當時陷入了腥風血雨之中。
也是這個時候,一直被眾人小看的白弭施展了雷霆手段,借助王邯留下的後手迅速解決了作惡的關鍵人物,才暫時安定住了保定城,也坐穩了皇帝之位。
“卿也知道,當時寡人考慮不周全,沒有將這背後隱藏的人全部釣出,雖然平定了叛亂,但是後續幾年,每一年保定城都要亂上一次。
打蛇不死反受其累,秦國因此喪失了近十年的發展時機。”
白弭當初雖然有些手段,但是下手還是太快,隻斬斷了作亂的首惡,而其他居心叵測之輩卻全部隱藏了下來。
在後續幾年保定城都得不到安定,即使現在白弭依舊認為還有之前的叛亂勢力殘留。
因此這些年他這一直遵守‘保守穩定’的戰略,未嘗沒有秦國內部不穩的原因在。隻是穩的久了,自然也失去了鋒芒,沒有了當初的衝勁。
如今臨死之前,幾次大勝,重新激起了白弭的決心,回憶往昔,他要在傳位太子之前,做一番當年未完成的大事。
“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朕隻是稍稍透露出一點風聲,就有無數心懷不軌之人跳了出來,若是不在朕活著的時候將他們一網打儘,難道還要全部留給太子嗎?
邊關不寧,朝中不穩,這大秦何時才能完成先帝複興的霸業!”
從前他沒得選,現在軍隊強大了,看到希望了,他想為自己的後人拚一把,未來的接任者們提起他的名字,絕對要比先帝更加崇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