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他眼中,隻有跟隨閻蒼這樣一位智勇雙全有能力的師父,才能真正實現自己心中那份遠大的理想與追求。
在榮彥初出茅廬的時候,他雄心勃勃地參加南北二軍考校,,渴望能夠一舉奪魁,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
當成績揭曉之時,他驚愕地發現自己並非最強之人,郭星、顧青以及太史嶂等人的表現遠遠超越了他。
此刻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讓他不得不承認他人確實比自己更為出色。
而更令他難以釋懷的是,太史嶂和郭星順利地進入了令人豔羨的南北軍,開啟了軍旅生涯;顧青則被委以重任,前往南州負責組織開發建設工作。
反觀自己,卻隻能如同那些尋常的勳貴子弟一樣,被安排到禁衛軍去任職。
這樣的落差怎能不讓他心生憤懣?難道自己在教武堂辛苦學習的這幾年全都付諸東流了嗎?
麵對如此困境,他並未輕易屈服。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決定——投靠閻蒼。
這位聲名遠揚的將領不僅戰功赫赫,而且慧眼識珠,善於發掘人才並加以悉心栽培。
當閻蒼察覺到他有拜師學藝的強烈意願時,毫不猶豫地將他收入門下。
就這樣,他幸運地成為了閻蒼的幾位暗中弟子之一。
那時的榮彥已然二十七歲,儘管多年來勤奮習武,但他的武力值仍未突破七十大關。
若是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以他此時的年齡和實力狀況,恐怕很難再有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好在閻蒼‘獨具慧眼’,看出了他身上尚未完全展現出來的潛力(還有六年成長時間)。
在三年的時間裡,為榮彥帶來了五點加成之後,榮彥的武力值徹底突破了85的大關。
轉眼間到了第四年,當手中的龍珠達到極限,重新帶來每年十點屬性的加成後,閻蒼毫不猶豫地將這些屬性點數分配,著重加強了榮彥在軍事領域的能力。
經過此番加點之後,榮彥已然逐漸成長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麵的合格將領。
此時距離最終決戰尚有兩年之久,按照目前的進度計算下來,榮彥總共還能獲得多達十四點的屬性加成。
在閻蒼看來,無論是讓其武力值突破九十大關,還是再給軍事方麵添磚加瓦都不急於一時。
當鄒嘉率領著軍隊進入秦軍左翼陣型之時,就遭到了尤班和榮彥二人的猛攻,兩人配合默契,攻勢淩厲無匹。
尤班的身上也是有著‘號令’技能在身的。
不僅如此,由於尤班在軍事才能方麵更勝金淮一籌,因此其所帶領的部隊在戰場上所能發揮出來的威力自然也要遠超右翼的友軍。
麵對敵人鋪天蓋地而來的凶猛反擊,鄒嘉隻覺得一陣心驚膽戰。
眼看著身邊的士卒一個接一個地倒下,鮮血染紅了整片大地,他的內心充滿了疑惑與不解:‘到底是因為我自己身心俱疲導致戰鬥力下降?還是軍隊的士氣因連番士氣而跌入低穀?’
眼前的戰局愈發不利,此次進攻所取得的成效竟然遠遜於最初的那一波衝鋒。
更為糟糕的是,在尤班和榮彥的聯手夾擊之下,鄒嘉本人如今也是處境堪憂,命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