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上頭嚴令他撤退至元州以作後續戰略之用,或許此刻他早已如同秦州都督孟徽一般,壯烈地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而今,正逢報效國家的絕佳契機,為了能讓前線的最終勝利,他必將親自以身犯險。
元州的戰場的局勢變化如洶湧波濤一般,自然而然地波及到了遠在千裡之外的晉國朝廷。
當第一次激烈大戰落下帷幕之後,戰報迅速傳遞至京城。
晉帝韋興端坐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麵色凝重地審視著手中這份剛剛送達的戰報。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向來脾氣火爆的皇帝此次竟然罕見地沒有大發雷霆。
畢竟在他眼中,儘管這場戰鬥造成了八千名士兵的傷亡,但相較於將近六萬人的龐大軍隊總數而言,這樣的損失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韋興的寬容也是有限度的。
他可以容忍朱宣在初次交鋒中的失利,但絕無法接受同樣的失敗再次上演。
他暗中授意給宗正韋素,命令他草擬一份奏折呈交上來。
這份奏折的核心要義便是責令朱宣必須要在下一場戰爭中大獲全勝,一舉擊潰秦軍,並以最快速度終結在元州的戰事,然後火速奔赴中州戰場增援。
韋素領命之後,很快便依照韋興的旨意將相關內容書寫完畢。
隨後,他毫不猶豫地將這份奏折遞交到了尚書台。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於後續如何處理,那就不關他的事兒了。
可這卻苦了那些在尚書台主持政務的諸位官員們,特彆是身為尚書令的朱覃。
他明白身處前線的父親急需他在後方給予全力支持和協助。
而此刻擺在眼前的這份奏折,無疑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錢要從何處而來?永甫啊,你心裡也清楚之前那筆中州的銀子究竟是如何艱難地拚湊出來。這個時候又要錢,怕是會徹底將國庫給掏空啊!”
說話之人滿臉愁容,眉頭緊蹙成一團,語氣之中儘是憂慮與無奈。
“倘若不是事情到了火燒眉毛般危急,我又怎會厚著臉皮將此事貿然提出呢?
前些日子收上來的那些稅銀,粗略估計應當還剩餘十萬兩左右吧。
咱們大家夥齊心協力,各自再想方設法籌集一些資金,應該能夠暫時緩解前線的燃眉之急!”
當初分銀子實在是太早了些!大家手伸得飛快。
如今到了真正需要用到大筆銀兩之時,朱覃才深深領悟到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不久前,朝廷總共收上來整整五十萬兩稅銀,他們取出其中的二十萬兩填補進入空空如也的國庫當中。
而剩下的三十萬兩,則被平均分配給了四家權貴。
其中的十萬兩很快被一直等待丹藥的晉帝韋如以煉丹為由強行拿走。
現如今這國庫裡彆說是十萬兩白銀了,恐怕連八萬兩都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