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問吳成山說:“阿山,我在首都附近也建了一個小基地,專門種水果的。以後那邊除了種植,還有生產和銷售,信息收集等等業務要發展,你有沒有興趣跟我去首都闖一闖?”
吳成山微微一楞,很快說道:“可以。我正好也挺想去那邊看看的。趁年輕多長長見識是我一直以來的祈願。那就借蘇隊的手了。”
蘇清想起首都的紅毛,那人能用,但是個心眼壞了的,重要的事都不能交給他辦。還是要有個自己放心的人在首都坐鎮才行。
“彆說借不借的,你肯給我幫忙,我還要謝謝你呢。”
猴子很高興,跟吳成山聊了不少當初建景江花園時遇到的趣事,吳成山聽的很認真,以後他也要掌管一個片區了,多聽聽對他積累經驗有幫助。
飯後,蘇清對猴子說:“我打算去一趟吳家村,到時候恐怕沒時間再拐過來了,就從吳家村直接去首都。”
猴子不舍,瞪大眼睛問道:“不是說還要再住幾天嗎?怎麼說走就走?”
“我已經收了伍源為徒弟,想讓他回青越山上去修行。他這樣天天跟著我東奔西跑的心很難靜下來。”
猴子點點頭,“也是。那庵堂還需要修繕一下,以後還是改為道觀吧。正好山下還在施工,讓他們安排幾個人把山上收拾一下,都是順手的事。”
青越庵在祖師爺手裡時確實是道觀,後來內戰,同門師兄弟全都下了山,道觀就荒廢了。
戰事結束後,祖師爺回山,前麵的靈宮殿和後麵的重陽殿早就變成了一片黃土,隻剩下中間的三清殿,經過槍林彈雨的洗禮,也變得搖搖欲墜。
東西兩側的廂房,隻剩下西邊的兩間,還被為躲避戰火的師父占了一間。
祖師爺說師傅是有緣人,收了師父入門,將身上的寶物供奉起來就下山去了,此後再也不見其蹤影。
吃不上飯的年代,師父撿了被丟棄的師叔入門。
又在那不信牛鬼蛇神的年代摘掉了青越觀的牌匾,封上了三清殿。
師父和師叔兩人穿上了平常婦人的衣服,隻說自己是逃難來的難民,見到這裡有屋子能住人,所以才躲在山上。倒也讓她們躲過了一劫。
後來時局漸漸穩定,師父又恢複了坤道的打扮,她說感念師祖當年收留之恩,不能讓青越觀斷了香火。
隻是後來,山下的人都說山上住著兩個尼姑,那本就是庵堂不是道觀。
時過境遷,當初的年輕人都上了年紀,周圍的人隻知道山上有個青越庵而不知那裡曾經是個青越道觀了。
才兩點多鐘,劉嬌就來了。
蘇清在家時有睡一會午覺的習慣,今天是被從夢中叫醒的。
“坐吧。”蘇清招呼道。
“不不,不用客氣了。”
她有些局促的站在沙發旁,生怕自己弄臟了這裡的家具,怎麼都不肯坐下。
蘇清本想先跟她聊兩句再進入正題,不過看樣子劉嬌比她更著急。
“我我跟我家裡人商量了一下,他們都很讚成我找點事情做。上班的這個時間段也很適合我現在的情況,所以,所以我我要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