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鎮外西北方向近五百公裡之外,有一條河,名喚渭河。
渭河不大,也不長。
其寬不過十餘丈,其長不足三十裡。
渭水河畔散落著三個村落,分彆叫做大薑莊、中薑莊、小薑莊。
據傳說薑家原本為一家,就叫薑家莊,後來三兄弟分家,於是薑家莊一分為三,就成了如今模樣。
而原來的薑家莊,就是現在的中薑莊。
這三個薑家莊都算是大莊,每個莊都有近兩百戶人家。
卻說這中薑莊中有一戶人家,很是奇異。
這戶人家位於村西,是一處茅草屋。
茅草屋不大,帶上院子不足百平米。
這戶人家自然也姓薑,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
老者無妻無兒,亦無女,孑然一身,獨自守著這棟房子生活。
老者姓薑,名熊,傳說其母在懷他的時候,夢到虎生雙翅撲懷。
薑家有傳說,虎生雙翅,號飛熊,故此薑熊出生後,其母為他取名薑熊。
據說最開始給其起的是薑飛熊。
後來,有村中長者說小孩體弱,飛熊太過霸道,恐遭夭折,莫若將飛去掉,單字為“熊”。
於是,最終定下了名字:“薑熊”。
薑熊三歲喪父,六歲喪母,村中開始傳言,其命奇特,克父克母。
到後來傳言越來越廣,也越來越離譜,甚至傳言其還會克妻克子。
薑熊不以為意,待其成年後,卻發覺並無人家願意將女兒嫁他。
初始時,薑熊大為不滿,後來漸漸放棄了婚育的打算,每日裡扛著一根釣竿,開始在渭水河畔釣魚,日子倒也過得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每日裡釣魚,若釣到一條,則直接烹煮而食;若釣到兩條,則烹煮一條,而另外一條則換作酒食。
至於釣到第三條,哦,不會的,因為薑熊隻要釣到第二條,就不會再釣了。
……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著,一晃就是六十多年過去了。
薑熊竟然成了莊裡的長者之一,但薑熊並未改變,仍然是每日以釣魚為食。
直到最近幾日,莊裡的一位在外經商的族人回到族裡,說起路途中的境遇,提到了一個地方:撫平縣。
這位族人說到,在撫平縣如今已經無人拜祭祖靈了,反而拜祭的是土地神、門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