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在廢掉了淩風的修為之後,並未過多留戀那紛擾的後續,他深知青雲道長有著獨到的安排,足以讓一切塵埃落定。於是,他匆匆告彆了雷南城束修分殿的喧囂,去追尋心中掛念的李妙可。他擔憂那純真無邪的少女,是否會因情緒波動而遭遇不測。
踏出束修分殿的門檻,林天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客棧的方向。幸運的是,他遠遠望見李妙可正緩緩前行,那輕盈的步伐似乎已略去了幾分沉重。林天心中稍感寬慰,隨即招呼著身旁的大貓,以一種不急不緩的節奏,悄然跟在了李妙可的身後,默默守護著。
然而,行不多時,林天注意到李妙可突然偏離了主道,拐進了一條狹窄而幽深的小巷之中。這一變故讓他心中微動,似乎想到了什麼,但更多的是對李妙可安全的憂慮。還未等他出聲叮囑,大貓已仿佛洞悉了他的心思,身形一展,迅速加速,向著小巷深處追去。
林天緊隨其後,踏入了這條錯綜複雜的小巷。小巷之內,岔路叢生,他僅僅慢了幾步,便再也捕捉不到李妙可的蹤跡。但林天並未顯得焦急,因為他知道,有大貓在側,一切皆可安心。大貓不僅是他忠誠的夥伴,更是他信賴的耳目。在這片迷宮般的小巷中,大貓定能憑借敏銳的直覺與矯健的身手,找到李妙可,並在必要時守護她周全。待一切塵埃落定,大貓自然會回到他的身邊,帶來平安的消息。
在原地靜候了約有一炷香的光景,大貓終於疾步而歸,顯然,李妙可所往之處,並非近在咫尺。大貓輕聲細語地向林天彙報:“真人,那丫頭踏入了一處幽靜的藥廬之中,進去後,我見她與幾位老者相會,但氣氛平和,未有絲毫爭執。她似乎並無即刻離去的意圖,且周遭環境安然,是以我速速返回,向您稟報。”
林天聞言,眸中閃過一絲了然,輕聲言道:“如此甚好,我們這就前去尋她。依我之見,她應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言罷,他與大貓並肩而行,步伐中帶著幾分輕盈與期待,朝著那藥廬所在的方向疾步而去。
不久,一人一貓便來到了這方被月色溫柔擁抱的藥廬前。隻見一麵古樸的招旗懸於門楣之上,隨風輕輕搖曳,其上以行雲流水般的筆觸書寫著一個“藥”字,在月光的照耀下,更顯幾分古樸與莊重。藥廬的門扉半掩,仿佛是特意為歸人留的一絲縫隙,透過這道縫隙,一縷溫暖的燭火光亮悄然溢出,與外麵清冷的月光交織在一起,為這夜色平添了幾分溫馨與安寧。
林天小心翼翼地推開那扇略顯陳舊的木門,步伐輕盈而沉穩地踏入了院內。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青石板上,引領著他向中央那敞開的堂屋走去。步入堂內,一幅令人心緒難平的景象映入眼簾:李妙可跪坐在案幾之前,身姿顯得柔弱可憐,雙肩不時地輕輕顫動,顯然是沉浸在深深的悲傷之中,淚水無聲地滑落。她的周圍,幾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圍成一圈,他們的麵容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正用溫和的話語輕聲說話,試圖為這年輕的心靈帶去一絲慰藉。
察覺到林天的到來,老人們不約而同地停下了交談,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敬意與期待。其中一位須發皆白、麵容慈祥的老者,更是快步上前,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迎接道:“您定然就是妙可提及的林真人吧?真是幸會,幸會。”林天微微頷首,以示回應,隨即在老者的引領下步入堂中。
目光掠過案幾上那塊雕刻著“秦醫師之靈位”的牌位,林天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他緩步上前,從案上拿起三根香,恭敬地點燃後插入香爐,隨後閉目凝神,雙手合十。一陣低沉而悠揚的誦經聲在堂內回蕩,那是林天在誦念《渡魂經》,願以此經文引導秦醫師的靈魂得以安息。
待經文誦念完畢,林天緩緩睜開眼,隻見幾位老者正滿含感激之情地望著他。他們紛紛上前,以誠摯的話語表達了對林天的謝意,那份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仿佛林天的到來為這哀傷的氛圍帶來了一抹溫暖的光亮。
這些人都是李妙可的鄰裡街坊,他們不僅僅是鄰居,更是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常的點點滴滴中,洋溢著濃濃的鄰裡情誼。每當夜幕降臨,炊煙嫋嫋升起,各家各戶都會不約而同地分享自家的美食,而李妙可的小院,總是最先充滿歡聲笑語。這背後,離不開那位慈祥的秦醫師的付出,他以其精湛的醫術,無數次地解救了街坊們的病痛,也讓這份鄰裡情更加深厚。
然而,在這些平凡而溫暖的背後,隱藏著李妙可一段不為人知的坎坷身世。
李妙可,一個曾在山間孤苦無依的棄嬰,是命運的安排讓她遇見了秦醫師。那天,秦醫師正獨自一人於深山采藥,耳邊是風穿過樹林的低語,眼中是滿目的綠意盎然。就在這樣一個平凡的日子裡,他發現了被遺棄在草叢中的小妙可,那雙清澈無辜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讓秦醫師的心瞬間柔軟下來。秦醫師一生行醫,救死扶傷,卻未曾有過子嗣,老伴的離世更是讓他孤苦無依。街坊們見狀,紛紛勸說秦醫師收養這個孩子,認為她是上天對秦醫師孤獨晚年的一份恩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