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玥這一覺睡得不安穩,夢境一段接著一段……
……
大周舉國上下無人不知,當今帝後乃少年夫妻,結發情深。最是情誼深厚。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開疆拓土血染沙場都不眨眼的冷血帝王,在楚皇後麵前,卻時而幼稚、時而耍賴。
長秋宮的宮女們都見過,天底下最尊貴的夫妻倆,前一刻還有說有笑的聊著天,下一瞬,也不知是陛下口誤說了什麼,當下惹得娘娘嘴角一撇,眉眼耷拉了下來。
皇帝乃九五之尊,文武大臣、後宮嬪妃哪個都是想儘法子討好,誰敢給陛下臉色瞧?
但長秋宮的宮人、乃至皇宮的所有宮人,都知道,皇後娘娘敢。
皇後娘娘不僅敢給陛下臉色瞧,還敢上手擰陛下的耳朵,掐陛下的臉頰,甚至是趕陛下去睡地板。
堂堂的一國之君,六宮哪一處不是翹首以盼,卻偏偏寧可打地鋪也要在長秋宮留宿。
見過帝後相處的宮人們都覺得,陛下和娘娘就像是尋常人家的小夫妻,嬉笑打鬨,婦唱夫隨;冷麵帝王天不怕地不怕,偏偏懼內。
皇後一個眼刀,陛下就能悻悻閉嘴。
帝王家多薄情,這樣夫妻情深的帝後,在皇家尤為少見。
可是,皇家似乎就是容不得專一的感情存在,尤其是身為帝王,廣納後宮、綿延子嗣,這既是責任,也是義務。
年輕的帝王企圖對抗過,卻在宗嗣的傳承和社稷朝堂的穩定前,不得不一步步讓步屈服。
後宮終究還是迎進了新人,新進的秀女,個個出身名門,秀外慧中,像春天盛開的花兒,嬌豔美麗。
對此,有人曾猜測過,皇後是否會因為這些秀女的出現而失寵,陛下是否會喜新厭舊?
那些年,不少人在背後議論紛紛,甚至篤定自古隻聞新人笑、哪見舊人哭,皇後失寵肯定是早晚的事。
但他們全都猜錯了——
嬪妃的出現絲毫都沒能撼動皇後的地位,即便是曾風光一時的德妃娘娘,陛下因其母家權勢,對其比旁的嬪妃多兩分青眼,一度在後宮快橫著走。
但就是這樣的人,當其觸犯宮規,皇後訓責懲戒之時,即便是德妃在陛下麵前哭得多麼梨花帶雨,陛下也不曾軟了半分神色,貼身伺候的宮人甚至都能窺到陛下眼底的煩躁和厭惡。
德妃起初的確是司馬昭之心,但經過幾次找茬後就發現,皇後的地位穩固超乎想象,索性也就歇了心思。
……
蕭洵不喜歡彆人將嬪妃和皇後扯到一起,一個是權宜所納平衡朝堂的工具,一個是他明媒正娶、放在心上的妻子,二者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朝堂政務不忙的時候,蕭洵索性將六宮的宮務都攬了過去,就怕有不長眼的人給他的妻找不自在。
其實自從有女人進宮,他們之間就變得有些微妙,哪怕她麵上總是說隻要他心在她身上,她便不介意;但蕭洵卻看得出來,隻要後宮有彆的女人在,不管他對她做到何種程度,總歸是心裡有了點隔閡。
木已成舟,悔恨懊惱都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