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落下的時候。
大家剛剛好忙碌完,鑽進帳篷。
這篷子還是上次露宿野外,恰好碰到商隊,從他們手中買的。
原本隻是用來湊合,但是倒是沒有想到這般好用,真是以後出行的必備。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麼想到的。
他們早在商隊的幫助下,學會了如何使用。
所以並沒有花費很多的時間。
鑽進帳篷裡,就開始修整起來。
如今外麵落雨。
這些個官員體質都偏弱,淋不得雨的。
隻有吳司帶著一眾侍衛和弄月披著蓑衣候在馬車之外。
這一路,他們也都受著氣了。
本以為護送公主是個好差事,去了西鏡,也算是有麵子的事。
況且這種儀仗,宿來有專門的驛站歇腳的。
從京城到西境按照正常來算應該是五十裡便有一處,也就是三個時辰可以遇上一個。
可是不知道是何原因,這一路而來,多地的驛站都已經人去樓空,要麼壓根就沒有驛站的標識。
導致差不多要一百裡才能出現一個,一百裡可是六個時辰,一天也才十二個時辰,也就是他們往往需要奔波一日才能遇上一個驛站。
起先就是因為不知道這個情形,導致他們隻能露宿野外。
幸好當時遇到商隊。
跟著他們取了取經,勉強了解了如何在野外休息的法子。
後來,知道了這麼個情況,便一直計算著路程行走。
可是等快到西境時,他們手中的地圖又出現了問題。
有的明明畫了路。
實際上卻是一片密林。
要麼就是顯示有橋,實際卻隻是懸崖。
本來一個月的路程。
硬生生的的走了近兩個月。
這夜家也是,難道不知道公主來此?竟然敢不派人迎接。
導致他們走了這麼多冤枉路。
人一旦有了情緒,就很難再聽進彆人的意見,尤其是這個意見還會給自己造成很多的麻煩時。
意外?
能有什麼意外?
要有意外早就有了。
何必要等到快到西境才出現了。
正如吳大人所言。
那不過是一個頭發長見識短的女子罷了,仗著自己在世子身邊待過幾日,就想在這個地方出風頭?
哪能輪到她呀。
此時天色終於在陰雨中完完全全的暗了下來。
天上的雨線像是利箭劃破了夜空的利箭。
帶著逼人的冷意。
雨滴從上麵的樹葉中彈跳的躍進地上的坑窪處。
蕩開一圈圈的漣漪。
然後那漣漪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甚至開始跳躍。
像是沸騰的煮鍋。
拴著的馬匹在原地焦躁的轉了兩圈。
發出一陣陣的低吼。
弄月豎著耳朵聽著四周的變化。
眼神盯緊了麵前低窪的水坑。
雨水迸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