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猶如陽光
第379章猶如陽光
盯著朱瑩那張從小看到大,越大越漂亮的臉瞅了好一會兒,皇帝方才深深歎了一口氣。
“朕真是不該從你小的時候就給你講太祖皇帝的故事……朕的兩個兒子全都沒往心裡去,反倒是你一天到晚記在心裡,都快走火入魔了!瑩瑩,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如果從太祖皇帝出海失蹤開始算,也已經八十多年了,各種各樣的傳言,實在是太多太多……”
“但傳言和事實不一樣!如果皇上你說耳聽為虛,眼見甚至也可能為虛,那麼,我親口嘗過的東西,總不至於有假吧?我落地便是趙國公府的千金,您和太後都寵著我,天下珍品,就沒有我不曾見過的!天下珍饈美味,就沒有我不曾吃過的。”
“但這次在滄州,我就吃到了從來沒有吃過,味道匪夷所思的東西!”
朱瑩神采飛揚地說著張壽親手做的那些美味,臉上洋溢著滿滿當當的幸福,而皇帝看在眼裡,臉上表情不知不覺就漸漸柔和了下來。他有幾個女兒,在他麵前不是恭敬就是矜持,就算才貌出色,生母是裕妃的永平公主,大多數時候也都表現得端方高華,從不會使小性子。
可大概就像他從前喜歡性情明朗,從不矯飾的裕妃一樣,因為知道永平公主和朱瑩難辨誰是誰的身世,自打繈褓中的朱瑩常常被太後接到宮中小住開始,他就一直把人當成女兒似的看待,最喜歡看的就是她那鮮活的,猶如明媚陽光的笑容。
無論快樂還或是滿足,厭惡還是憤怒,朱瑩全都會毫不遮掩地放在臉上,喜怒哀樂讓人一看就清清楚楚,根本不屑於遮掩。想到那些過去的點點滴滴,他不由得站起身來,一如兒時對那小團子似的小姑娘一般,直接一指頭點在了朱瑩腦門上。
“哎呀……”朱瑩趕緊後退一步,隨即就嗔道,“皇上,我不是小孩子了,您到底有沒有好好聽我說話!”
“聽著呢,你說那個綽號老鹹魚的家夥從海東帶回來了番茄、土豆、玉米、花生等等各式各樣的種子,但棉花卻種不好,橡膠樹更是種得隻活了一棵……哦,那一棵都快死了。”皇帝說著就斂去了笑容,淡淡地說,“但這些事,張壽也都派人一一稟報了朕。”
“事實上,你那如意郎君做事很出人意料。自從他去了滄州,平常他隻跟著你家大哥隨大流地象征性上奏一下,私底下卻是不停有信送到司禮監外衙,然後經由楚寬之手送到朕麵前,端的是事無巨細。但是,私奏大於公奏,這是為官大忌,他就不怕彆人說他媚上幸進?”
“他才不在乎呢!”朱瑩輕哼了一聲,臉上卻沒有氣惱,反而顯得很高興,“他說對為官沒多大興趣,反而是看到我二哥和張琛陸三郎他們各有長進,他才更覺樂趣。奏疏那是不止給皇上您一個人看的,還得給很多官員看,當然是冠冕堂皇的話多。”
“既然有其他的渠道可以直達天聽,為什麼要因為避嫌而不去使用?再說了,他還告訴我,那些來自海東的植物,好吃其次,果腹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地方不像水稻小麥的這麼挑地,產量也高……”
“好好好,朕明白了,你不要在朕麵前再誇耀你的如意郎君了,朕都要嫉妒了!”皇帝不得不打手勢示意朱瑩趕緊打住,等她意猶未儘地閉上了嘴,他卻直截了當地說,“不管他到底是怎麼想的,這些都不是他饒過一群侵占行宮,還挾持了大皇子之人性命的理由。”
見話題終歸還是到了這樁最重要的事情上,朱瑩不禁輕輕咬了咬嘴唇,隨即就把心一橫,直視著皇帝的眼睛道:“那如果是我呢?如果是我被逼無奈,挾持了大皇子,要求皇上您給一個公道呢?其實要不是看在皇上您麵上,我很早就當著您的麵,狠狠揍他一頓了!”
“他從小就看不慣我出入宮闈如同回家,在我麵前裝得溫文寬厚猶如好兄長,可卻在二皇子麵前挑唆人和我放對,甚至還唆使過下人放貓嚇我,那次要不是祖母派給我的李媽媽厲害,我險些就被那隻野貓抓了一爪子。我吞不下這口氣,也不願意求助人,於是拚命練武。”
“總算我在練武上頭有些天分,比成天都隻顧著和人鬥心眼的他強。那天,我讓人調走他的親信,親自拿著棍子在他的必經之路上守株待兔,狠狠揍了他一頓,揍完之後我告訴他,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是小人,所以隻等得了一年!他要在背地裡陰我,我就當麵打他!”
皇帝沒想到朱瑩竟然會翻出當年舊事,大皇子那次鼻青臉腫卻推說走路沒看路摔的,他當然知道,後來楚寬又悄悄告訴他,那是被朱瑩打的——可那會兒朱瑩九歲,大皇子十三歲,他想想也就是兩個小孩子胡鬨,大皇子都選擇隱忍,也就沒太深究。
可沒想到竟然是這麼一回事!
他沉下臉道:“什麼叫不願意求助人?後來你到朕麵前告狀的時候,怎麼就不矯情了?”
“後來那是因為我被祖母狠狠罵了一頓。”朱瑩有些不服氣地哼了一聲,“祖母說,光是這樣打他一頓,出氣是出氣了,可彆人還以為我不講理,所以但凡有人惹到我,就該毫不留情地到皇上麵前告狀。隻要我沒有文過飾非,而是老實說出實情,那就行了!”
見皇帝頓時啞然,朱瑩就再次上前一步,雙手使勁一拍那大案道:“不隻是他,二皇子我也忍他很久了!自命不凡,衝動暴躁,想當初他十五歲的時候,還用那種讓人作嘔的口氣說,可以勉為其難讓我當他的妃子……去他娘的!”
要是平時,皇帝早就惱火地嗬斥女孩子彆罵臟話了,可此時此刻,他卻不覺為之沉默。朱瑩後來是常常在他麵前告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狀,然而,告的狀往往是關乎這兄弟倆在外頭做的蠢事錯事,從來不涉及到她自己。
換言之,這個更喜歡靠自己的丫頭,但凡涉及到她自己的,往往就親自解決了,不至於鬨到他麵前。除非,那兄弟倆撓到了她的逆鱗。
那逆鱗從前是朱家人,現在……應該還要多一個張壽!
“三皇子和四皇子從小都那麼乖巧,在半山堂裡他們年紀最小,可阿壽卻說,大多數監生都對他們很服氣,縱使不服氣的人在他們麵前冷嘲熱諷,甚至愛理不理的,他們兄弟倆也隻是忽略無視,頂多和人拌兩句嘴!”
“彆說什麼他們現在還年紀小的話,大皇子和二皇子小的時候是什麼光景,皇上你自己知道!養不教,母之過,可皇上您自己也有過錯,還有那些教導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大臣,他們何嘗就沒有錯!說什麼朝廷的顏麵不可丟,不是為了給大皇子找回顏麵,所以才要殺人嗎!”
“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