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著就傲然說道:“就和江老頭養出那麼個坑爺的孫子一樣,就算再一世英名,也被毀了!更何況那姓黃的知府和江老頭一樣,都談不上有多英明!當爹娘的,得學學我家和吳姨,看他們把我大哥和阿壽教導得多好!”嗯,她就不在背後說皇帝壞話了……
“咳咳……咳咳咳!”這一次,正笑吟吟當旁觀者的張壽終於被嗆得連連咳嗽了起來。他著實沒想到,在針對黃家那家教問題大發感慨之後,朱瑩竟然會拿他和朱廷芳出來做正麵例子。
而聽到這話,葛雍也忍不住湊熱鬨道:“你大哥不消說,放眼京城文武官員,就沒人敢說他不優秀的,將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爹說不定也比不上他。至於張壽麼?”
他斜睨一眼張壽,隨即有些嫌棄地說,“這小子太妖孽,不作數!”沒等朱瑩嗔怒,他就語重心長地補充道,“我這可不是罵他,這是誇他!你大哥縱使文武雙全,那還是天才的範疇,可你這寶貝未婚夫,他會的東西,全都是人家根本不可能會的!”
甚至就連我老人家也不會,這像話嗎?
朱瑩這才轉怒為喜,連連點頭道:“葛爺爺你說得也有道理,阿壽在有些地方確實很厲害,就連我祖母和我爹我娘都這麼說!所以,我眼光好,我第一眼看到他就覺得他不同凡響!”
張壽沒想到自己不但無辜被牽扯進來,還因為葛雍這三言兩語評論而躺槍,無奈地雙掌合十道:“老師,我就是個凡夫俗子,求您放過好麼?瑩瑩的大哥那才是彆人家的孩子,是彆人家教育兒孫時拎出來作為榜樣的人,至於我,距離朱大哥那標準還差得遠。”
“嗬。”葛雍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隨即就若無其事地說,“總而言之,最幸運的是瑩瑩她爹,生了個好兒子不說,又撿到一個好女婿,現在連他那個嫌棄得不得了的小兒子,眼瞅著也有扭轉的希望。也不知道多少人現如今正在羨慕他。”
馬車之外,剛剛總算是策馬轉彎跟上馬車的陸三郎終於找到了插話的機會,連忙笑容可掬地說:“葛祖師說的是,我爹就甭提多羨慕趙國公了,老說隻恨自己沒個女兒,否則就能有小先生這麼個能乾的女婿了……”
他這話還沒說完,就被張壽直接一句話給砸得縮回了腦袋:“是啊是啊,你爹有你這麼個常常吃裡爬外出賣他的兒子,當然想要有個貼心如棉襖一般的女兒!”
葛雍卻挺喜歡小胖子這麼個徒孫,一來他從沒想到過,既是紈絝子弟,又是這麼個噸位的陸三郎竟然頗有算學天賦,這竟是他那幾個出色的徒孫中最年輕的一個,二來陸三郎嘴甜會說話,比他那些或不苟言笑,或忙於做官的門生弟子強多了。
所以,見陸三郎訕訕的,他就開口打趣道:“陸家小胖子,彆儘拍馬屁,你小先生不在這些天,都是你管著九章堂,可還順遂麼?”
“那還用說,我這個齋長可不是吃素的!”陸三郎昂首挺胸,那股得意勁簡直是溢於言表,“除卻派去王大頭那實習,還有一批人被皇上欽點去戶部和光祿寺核帳審計,其他那些,都已經把《葛氏算學新編》裡的立體幾何和三角函數學得差不多了……”
聽到陸三郎神采飛揚地把《葛氏算學新編》幾個字掛在嘴邊,葛雍那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他側頭看了一眼,卻隻見張壽一麵聽陸三郎在那說教學進度——其實應該說是自學進度,一麵還不時加以提點,他就連嘴角也有些微微抽搐。
而張壽就仿佛沒看見老師那僵硬表情似的,語重心長地說:“《葛氏算學新編》是老師多年心血,是汲取《九章算術》等算學典籍的長處,又從西洋算學中提取精髓,從而編撰出來的教材,摒棄了從前那些典籍中拗口的描述,用數字和符號來闡述真理,具有簡潔之美……”
儘管很想忍著,但聽到張壽那滔滔不絕地宣揚那套教材的重要性,甚至還宣稱不久之後會有新書印出來——其實就是他手頭正在研讀的兩本手稿——葛雍終於忍不住了。
他眉頭一挑,沒好氣地說:“張壽,你好歹是管著九章堂的國子博士,之前出去不務正業了幾個月,如今回來之後也該好好帶一帶那些學生了,哪有成天讓學生自學的老師?”
對於老師的吹毛求疵,張壽早已經習慣了,此時就笑嗬嗬地說:“老師這話就不對了。如今國子監也好,各家書院也好,不都是講課的時間少,自學的時間多嗎?如九章堂和半山堂,由我從前日日講學的情形,反而是稀罕事。學生彼此互相補足,這才是最常見的。”
眼見葛雍立時啞然,張壽當然不會繼續窮追猛打,指責這年頭其實非常不靠譜的教育模式,而是若無其事地說:“如今半山堂分堂,各堂都有人督導,我一個人也不可能顧得過來,等覲見皇上稟報了滄州事之後,我這重心,自然而然就要轉到九章堂上來。”
說到這,張壽就朝著後頭的馬車指了指,對陸三郎說:“不出意外,後頭我從滄州帶回來的這兩個學生接下來會進九章堂第二期。到時你就是前輩了,沒事可以多指點指點他們。”
一下子從齋長榮升前輩,陸三郎登時眉飛色舞。他立時擺出了一副前輩範兒,鄭重而端莊地說:“小先生放心,我這個前輩一定會好好幫助後輩的!”
說完這話,陸三郎立刻撥馬匆匆往後頭去了,這一次身姿竟是說不出的靈活。他這一走,朱瑩頓時噗嗤笑出聲來,忍不住又想到前幾日陸三郎把她爹朱涇震得目瞪口呆的樣子,想到了他那一聲出人意料的小師娘。
作為欽使,按理要在京城外驛站等候,但葛雍早就得了皇帝旨意,回京之後就進宮麵聖,自然也就捎帶了張壽這個學生,朱瑩也索性跟著一塊。等進了朝陽門,重新回到喧囂而又熱鬨的京城,一行人便從燈市口胡同直奔東安門,卻隻見楚寬已經早早親自等候在了這裡。
一打照麵,這位司禮監掌印就笑容可掬地說:“葛老太師和張博士可回來了!皇上正帶著三皇子和四皇子在萬歲山。請二位移步,葛老太師,皇上特賜了您肩輿。”
第一更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