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請君入甕
第586章請君入甕
見對麵的圓臉少年葉孟秋一臉的發懵,但回過神來就鄭重其事地走到黑板前認真看題,隨即就若有所思地在另一塊黑板上寫什麼立天元一為某……陸三郎不禁嘿然冷笑。
還裝模作樣打算用四元術解題?當我不知道這年頭的算學界那是個什麼水準嗎?
要知道,作為九章堂的第一任齋長,我可沒少吃苦。老師那邊沒空,我就去找祖師爺葛雍,為的就是把算經十書真正好好研修一下,因為他固然號稱年少就通讀《九章算術》,其實以他當初的水平,距離吃透九章算術當中每一問的程度,還有點距離。
至於算經十書當中的其他九書,如《綴術》這樣已經失傳的,他上哪學去?就連《緝古算經》,以他從前的程度,那也差得很遠。於是,張壽在九章堂不講這些老一套,他就常常借著晚上去葛雍那邊刻苦求學,從天元術學到四元術,結果發現葛雍也隻是略通皮毛!
想當初,在葛雍那兒見到元代朱元傑的《四元玉鑒》初印本之後,曾經有那麼一陣子,他對發明四元術的朱元傑驚為天人,卻隻恨這位算學大家語焉不詳。
但是,就在他之後某次私下去張園見張壽的時候,在張壽書房裡拿到了尚未付梓的《葛氏算學新編》新一卷手稿。而其中主體內容,就是更容易理解,卻與四元術有點類似的解四元高次方程的消去法。如果之前沒跟著葛雍偷學,小胖子就真以為張壽這書是葛雍寫的了。
可就因為葛雍對他感慨過天元術和四元術太難理解,倒是對他提過,運用《葛氏算學新編》中的那一係列數字符號體係,應該可以簡化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的天元術和四元術。所以,發現張壽那書稿中表述的消去法深入淺出,他就意識到《葛氏算學新編》真正作者是何人了。
因為符號體係更簡潔明了的關係,曾經在葛家飽受天元術和四元術折磨的小胖子幾乎是輕而易舉就了解了消去法的精髓,因而在如今他的心目中,小先生那就是和葛祖師排一塊的。
至少在算學上,小先生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至於說張壽聲稱借鑒了一些異邦算學,在他看來那根本就不算什麼。換成眼下這幾個家夥,異邦的書放在麵前,他們會去看嗎?看得懂嗎?
此時此刻,見圓臉少年葉孟秋正在專心致誌地解題,他也不管這小子到底是裝樣子還是真有這能耐,卻是似笑非笑地對人身後的那三位年長者說:“各位既然是和這位葉公子一塊來的,光是在這乾看著同伴解題,那多沒意思?”
“正好我們九章堂第一期的學生們,前不久學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各位要不要來試一試?老師可是一口氣給大家布置了百八十道習題。”
“哦,我忘了各位應該對太祖皇帝推廣,我家葛祖師和老師先後大力提倡的算學符號體係不以為然。正好我之前閒來無事,把這百八十道題目,用天元術給重新闡釋了一下。”
聽到這裡,就連張壽也不禁嘴角抽搐了一下。把簡簡單單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用天元術那種麻煩到極點的闡述來重新寫成題目,你小子管這叫閒來無事?這叫閒得蛋疼吧!他正要笑罵,卻隻見剛剛還侍立在自己身邊的阿六,竟是又從外頭進來了!
隻不過,這一次,阿六不是輕輕鬆鬆拎了兩塊黑板進來,而是手中拿著厚厚一遝手稿,而且滿臉嚴肅地雙手將手稿呈到了陸三郎麵前。
而陸三郎卻看也不看,笑容可掬地說:“三位不妨看一看,這就是我們九章堂的作業。其實這一百八十道題目,同學們隻要熟練了之後,花費一個時辰也就差不多做完了。”
和葉孟秋同來的三人,這會兒正麵色陰沉地取了阿六遞上來的那幾本習題冊翻看,當聽陸三郎說隻要一個多時辰就能做出這一百八十道題目時,三個人的臉全都青了。
就連正在努力解題的葉孟秋,也差點沒握住手中的白筆。
開什麼玩笑!用天元術解題那不該是解出一題就如釋重負,喜形於色的嗎?怎麼擱在這就變成隨隨便便就能一做一百八十題了?還有,百八十題的含義,難道不該是一百題又或者八十題,總之不是實指,怎麼跑到陸三郎這兒,就突然變成一百八十題了?
看到氣勢洶洶闖進來的四個人,此時一個正站在黑板前麵色陰晴不定,剩下三個在嘩嘩嘩地翻看著那一本本厚厚的簿冊,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劉侍郎忍不住輕輕舒了一口氣。
他不擔心未來女婿太厲害,於是女兒嫁過去之後,可能會受欺負,他隻擔心未來女婿太沒用,日後女兒在妯娌麵前一輩子抬不起頭來。所以,見陸三郎剛剛在彆人的為難之下對答如流,此時卻為難得彆人進退維穀,他忍不住向陸綰豎起了大拇指。
而陸綰固然是大笑開懷,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但趁人不注意時,他卻對門口的一個心腹隨從打了個手勢。
就算是皇帝事先吩咐過,於是他預料到有不速之客會登門,而且十有八九還是找茬的惡客,可是,在他一點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人竟然直接闖到了冠禮之後醴席的地方,他這陸家是成了任人出入的篩子嗎?
如果查出來是皇帝特意安排的也就罷了,如果是張壽從中設計也就罷了,如果是陸家人自己安排的,甭管是他那另兩個兒子,還是想出風頭出瘋了的陸三郎,他都饒不了他們!
陸三郎並不知道,自家老爹已經在發狠了,打算徹查這四個人擅闖的事件。他這會兒腆胸凸肚地站著,落在皇帝眼中,那簡直是一隻小試牛刀就旗開得勝的鬥雞。
雖說之前還有些好笑陸三郎竟然假公濟私,借著考核篩選彆人的機會,凸顯自己的天賦和能耐,但這會兒皇帝已經不這麼看了。作為有個算學宗師當老師的天子,天元術和四元術這種東西,他當然也在當初求學於葛雍的時候涉獵了一下,然後……當然就沒有然後了。
曆朝曆代那些算學老祖宗傳下來的算經,就他看到的那些書,大多都是一模一樣的宗旨:那就是,我隻負責提出一個非常疑難的問題,然後提綱挈領地簡略提一提解法,然後給你一個答案。至於你看不懂,那是你天賦差,沒能力,和我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