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虎口奪食
第716章虎口奪食
皇帝原本召見張壽的目的,因為朱瑩這個重要的目標人物竟然自己回來了,於是顯得不合時宜,但好在也沒有白費,因為張壽提出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人選和解決方案,而三皇子則在張壽提出那個人選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探望者的難題也給解決了。
然而,他正饒有興致地看著張壽逗朱瑩,可下一刻張壽卻突然詞鋒一轉:“皇上,本來臣今天是預備請假不去九章堂的,還打算把昨夜事情原委寫成奏疏送上去,但宮中突然傳召臣來上早朝,那奏疏自然是也不用寫了。”
“然而,正如同有些話不能寫在奏疏上,有些話臣也沒辦法在朝上說。”
見皇帝露出了頗為好奇的表情,三皇子這個太子亦然,張壽大略提了提花七那些機關建功,看到皇帝並不意外,他方才說出,某些潛入的賊人直接就是密道出口司禮監那濟民善堂的。這下子,之前還一副漫不經心模樣的天子,那張臉恰是瞬間由晴天轉為雷雨天。
“豈有此理,簡直是無法無天了!”
皇帝幾乎不假思索地怒瞪楚寬,可瞪完之後,見楚寬滿臉無辜,他才猛然醒悟到,這事兒眼下還真是怪不得楚寬,人家根本就不是司禮監掌印了!
而就算楚寬是司禮監掌印的時候,對那些善堂也並不能說是了若指掌……而且楚寬還幾次三番對他說,既然太祖規矩就是宮中儘量少用閹宦,那麼,哪怕是棄兒,精心培養之後閹割入宮為奴,那卻也違背了太祖本意。
還是該沿用當年舊製,將外族幼童閹割後從小培養,並嚴懲民間棄兒不舉者,這才是太平盛世的治平之道。所以,司禮監若要開善堂,也應該是那些純粹的善堂,而不是為了遴選資質上佳者充入司禮監。
而皇帝最終壓下怒氣重歸平靜時,朱瑩卻有些忍不住了:“這樣駭人聽聞之事,足可見那善堂是掛羊頭賣狗肉,皇上乾脆把這種醃臢地方封了吧,否則張園的密道挖開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後阿壽豈不是防不勝防?他那天工坊這麼重要,怎麼能留下這樣的後患!”
楚寬頓時欲言又止。然而,他還來不及開口說話,張壽就已經笑著說道:“善堂這種事物,由心懷善意的人來經營,那是經世濟民,惠及貧苦,但由心懷惡意的人來經營,那卻是藏汙納垢,暗藏不法。臣鬥膽請求皇上,將這善堂移交給臣來經營。”
見朱瑩瞪大了眼睛,皇帝也大為震驚,他就坦然說道:“說實話,如今天工坊中工匠雖多,但各種奇思妙想也很不少,所以人手隻會越來越缺。而自從座鐘玻璃之類的東西不斷麵世,到臣這裡來挖人的也越來越多,哪怕最緊要的那些人未必會為之心動……”
“但天工坊的其他人,未必就經受得起那個誘惑,哪怕已經預先做了防範也沒用。而且想,現如今在京畿地麵上,已經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手了,而招學徒的話,不免要擔心會不會招進探子。如果皇上允許的話,臣希望能把那座善堂中的孩子,作為學徒來培養。”
朱瑩這才恍然大悟,但隨即卻有些擔心地問道:“阿壽,你就不擔心那些孩子從小就被人教壞了,到時候不但不感激你一片好意,反而心存怨恨?又或者受人指使來刺探你那天工坊裡的機密?”
“當然擔心啊。”張壽嗬嗬一笑,卻是衝著楚寬說,“所以我希望楚公公幫忙去甄彆。如果這其中把進宮作為人生目標的孩子,那麼就麻煩楚公公幫個忙,把他們轉到司禮監的其他地方去。破壞人家的畢生心願,那就沒意思了。”
“剩下的孩子,臣會讓阿六和其他人在日常時間再慢慢遴選。說實話,臣這裡除了那些研究項目,沒什麼好刺探的。而那些研究項目,從奇思妙想到真正變成現實,還有很多路要走,至於就算成為現實了,工匠隻會知道自己負責的那部分。”
“那些成品的圖紙,也不是一般工匠能接觸到的。”
“如果將來識文斷字,學會各種足以堂堂正正謀生的手藝,在天工坊裡有了一份工作之後,這些孩子還要被所謂的父母長輩,又或者對他們談不上多少恩情的舊主要挾,做什麼刺探以及彆的醃臢活計,那麼,臣也沒辦法,隻好發現一個就綁一個送去衙門法辦了。”
“當然,如果成為能夠主導一個項目的領軍人物,臣相信,他們已經足以和這時代任何一個精英媲美,那時候,他麼的眼界就應該不至於再局限於那種明爭暗鬥的領域了,有道是,燕雀焉知鴻鵠之誌?”
楚寬一下子就聽明白,張壽竟然是在影射他當初在兄長要挾他做事後的那番決斷!他一麵暗歎這樣一個明明各方麵都和他很投契的人,為什麼就不能和他成為知己,一麵在心裡琢磨著,是不是要再遊說一下皇帝,讓張壽能夠走進藏有更多太祖遺稿的古今通集庫。
而皇帝聽張壽詳細闡明對那座濟民善堂的未來打算,他的眉頭終於漸漸舒展了開來。雖說張壽這是從司禮監那兒虎口奪食,但這樣的虎口奪食,對他並沒有什麼不利之處——頂了天是司禮監失去了一個基礎,但那本來就是某些人自找的!
而且,善堂不善,傳出去的話,這個汙點不是司禮監的,而是他這個皇帝的!
即便如此,他還是不動聲色地看向一旁的三皇子:“三郎,你覺得如何?”
三皇子聽張壽這般說,心裡隻覺得十分讚成,可父皇突然問到自己,他就意識到,父皇大概不那麼希望看到他一味讚成,而是希望借他的嘴來挑挑毛病。因而,他絞儘腦汁想了一想,最終開口說道:“父皇,這次濟民善堂出事,司禮監固然有責,但罪隻在一小撮人。”
“但最重要的是,善堂這種行善之所,沒有監察也會淪為藏汙納垢之地。老師這主意固然非常不錯,但兒臣覺得,是不是要派一個監察的人?而且,監察的人不能是固定的,而應該一定期限輪換一個,如此方才有監察之效,就如同朝廷的禦史一樣。”
朱瑩沒想到三皇子竟然這麼說,一時眉頭倒豎:“所謂監察的人也不是沒有私心的,看看朝中那些禦史就知道了,烏七八糟的人還少嗎?太子殿下說要輪換派人監察……這監察的人從哪挑?怎麼保證他們能夠大公無私?”
皇帝見三皇子被朱瑩問得麵色發紅,他就沒好氣地說:“瑩瑩,你又欺負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