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說起崔鶯鶯,不禁又想起了當年的張寡婦:“娘子曾對我說,鶯鶯深鎖內院,寂寞無人懂,所以才會被紅娘挑唆,陷在了張生手中,生死榮辱,不過是張生一念之間。《鶯鶯傳》裡,張生始亂終棄,鶯鶯就沒有好下場。《西廂記》中張生有良心,鶯鶯方才得以圓夢。”
“所以那時候見了你,我便在心裡想,像你這樣性子直率真摯的姑娘,如果真的願意嫁給阿壽,我一定儘力促成。若是阿壽真的無意,那也絕不能讓你受到傷害。總算阿壽沒有耳昏眼花,也沒有心如鐵石,他到底也喜歡上了你。”
一口氣說到這裡,吳氏見朱瑩先是驚愕,再是沉思,最後則是頗為感動,她就一字一句地說:“當初娘子和相公不離不棄,雖然最終都壽元不永,但終究有過一段最好的時光。如今,我也隻希望你們能夠相扶相助,白頭到老。”
說到這裡,吳氏就轉頭看向了張壽,麵色中帶出了少有的嚴厲:“阿壽,你日後一定要好好對瑩瑩,絕對不能辜負了她。”
到底誰才是親兒子啊……張壽心裡暗自吐槽了一句,隨即方才想到,自己也確實不是吳氏的親兒子,隻不過她對自己就如同護雛的老母雞一般,常常保護過度而已。
然而,當新媳婦娶進門,家裡的地位看上去就不同了——很明顯,吳氏覺得朱瑩對他,比他對朱瑩更用心。他這簡直是比竇娥還冤啊,感情這碼事,能從誰先心動開始算嗎?
可想歸這麼想,當看到朱瑩那笑容明媚而燦爛,拉著吳氏說了他一大堆好話,就差沒替他做保證時,張壽還是不由得啞然失笑。隻要在朱瑩心目中,他確實是最好的,那就夠了。
眼見婆媳倆簡直好得如同母女,他不得不煞風景地咳嗽了一聲:“娘,什麼時候吃早飯,我已經肚子空空了。等吃過早飯,我再帶瑩瑩去家廟。”
“看我這記性,都忘了這件最重要的事!”
吳氏頓時笑了,當下就連聲吩咐人送了早飯來。當眼見那偌大的桌子上琳琅滿目擺了一大堆,就連朱瑩也忍不住說道:“娘,這是不是太多了?我就是大肚婆也吃不完啊!”
“這和你從前家裡不一樣,從前我們隻知道徐婆子的菜包是一絕,後來才知道,她還有一手點心絕活,從前不肯露而已。今天看在你麵子上,她不但肯自己動手,還願意教劉嬸這個徒弟,所以今天做了這麼多。你一樣樣嘗嘗,看看究竟哪些合你的口味。”
“至於吃不吃得完,你壓根不用擔心。”吳氏說著就一笑,“喂,你還不進來?躲在門口乾嘛?”
隨著外頭一聲答應,朱瑩扭頭看見,麵色沉靜的阿六進了屋子,和她對視時,那眼神仿佛帶著笑意,又仿佛帶著無辜,她頓時想起這是個超級大胃王,一時就笑開了。
果然,正如吳氏所說,哪怕是各式各樣的點心粥品擺滿了一桌子,當張壽和朱瑩全都表示吃飽了之後,原本還吃相斯文秀氣的阿六立刻放開了,頃刻之間,整張桌子上剩下的碗碟恰是被風卷殘雲一掃而空。彆說殘羹剩菜,就連粥碗都是乾乾淨淨。
而吳氏對這種情況司空見慣,此時見狀就笑道:“好了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阿六陪著,阿壽你和瑩瑩去家廟吧。”
對於那位從未謀麵,隻從母親和裕口中聽說的張寡婦,朱瑩素來頗為敬佩。在十七年前業王造反,廬王相隨,步步殺機的環境裡,她的母親九娘和裕妃能夠相攜從寺中殺出一條生路,那是因為她們彼此知心,相交多年,又是兩個人。
然而,張寡婦卻孤身一人逃出生天,在遇到大腹便便的母親和裕妃之後,也沒有隻顧自己,而是帶著她們躲去了自己家,這就不是大智大勇,而是大仁大義了。
因此,當朱瑩跟著張壽進了家廟,按照禮製拈香行禮之後,她見張壽起身之後默默禱祝,她就忍不住盯著那一副畫像看了好一會兒,這才嫣然一笑。
“母親,我是您的兒媳婦。您雖然去得太早,但您見過我的,因為在我剛剛出生的時候,就是托了您的福,我才能平平安安出生在這個世上。所以,您是我的救命恩人。”
“民間有田螺姑娘報恩的故事,現在我嫁給了阿壽,但這不是報恩,因為我對他一見鐘情,等相處一段時間,了解他的性情為人之後,我就更喜歡上了他。我想,這就是緣分。”
“所以,謝謝母親您當初救了我,也謝謝您拚死生下了阿壽。我沒法想象,如果我沒有遇上他,那麼我會嫁給誰,會過什麼樣的日子。在遇上他之前,我在京城也算見過無數男子,但沒有一個看得入眼。他就好像是老天賜給我的寶貝,讓本來就幸運的我更加幸運。”
說到這裡,她方才瞥了張壽一眼,隨即得意地挑了挑眉:“但是,阿壽他之前竟然還躲著我,還覺得我是麻煩,幸虧他慧眼識珠,否則我就算再喜歡他,也隻能放棄了。現在,我跟著他來給母親您行禮,一是稟告我們的婚姻,二是想求得您的祝福。”
“您一定要保佑我和他全都長命百歲,保佑我們的兒女也像我們這樣聰明俊美,幸福美滿!對了,您也一定要保佑娘也平安喜樂,多福多壽,她真的很不容易……”
聽著朱瑩在那認認真真地說個不停,張壽隻覺得心頭一片寧靜。在這個無疑是異鄉,甚至可稱得上異域的地方,他終於不再是孤單一個,他有一個同路人了!
單更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