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證明
第800章證明
“所以……就這樣……哈,做出來了!”
雖然張壽素來對於現場黑板答題的要求是一麵做一麵講解,但此時此刻,哪怕那金發少年是自顧自地寫了一長串,口頭解釋卻隻有寥寥幾個字,但下頭看呆了的學生們沒人還記得質疑,全都被這少年那複雜的公式引用,以及那一串漂亮的斜體字母算式給驚呆了。
這種幾何證明題,這麼一個之前隻是號稱來旁聽的番邦少年竟然能輕而易舉做出來?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而放下筆轉身拍拍手的金發少年,那臉上也同樣滿是興奮和喜悅。他快步來到了張壽麵前,忘乎所以地一把抓住了對方的手使勁搖了搖:“太厲害了,張學士你真的太厲害了!我沒想到你竟然真的精通幾何!你看過《Σtoixea》的原本對不對?你也懂atino?”
已經發現了這金發少年一興奮就直接在說話是摻雜意大利語——好像還有希臘語的習慣,張壽此時此刻已經很淡定了。要體諒,人沒有一張口迸出一長串意大利語又或者托斯卡納語,這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看得出來,這是個有些數學功底的佛羅倫薩熊孩子。
所以,雖然已經看到了門外的三皇子等人,但他眼皮子也沒有眨動一下,依舊氣定神閒,宛若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當然泰山沒崩,他確實用不著變色,因為此時也就是這明顯具有非凡天賦的小子覺得他無所不通這麼點小事而已。
“《Σtoixea》……這個詞真難念,我舌頭都快繞住了。”自嘲了一句之後,他就搖了搖頭道,“我當然不可能看過原本,我也不過是十七歲,京畿人士,這輩子連順天府都沒出去過,就更彆提你那遙遠的家鄉了。”
雖然沒完全聽懂張壽的話,但最核心的意思金發少年還是理解了,他頓時露出了失望透頂的表情。他之前聽著張壽上課,最初還聽不懂那些聞所未聞的名詞,再加上又沒有課本,所以頗覺得有些無聊,然而,當張壽開始用板書講解題目的時候,他那無聊頓時化作了驚喜。
張壽寫下的那些符號,那些字母,雖說不少和他所知以及發音有些出入,可那種熟悉感卻做不得假。而等到張壽在黑板上現場講完了一道題目之後,他就更加按捺不住了。因為這正好是他跟著父親去拜訪某位學者的時候,在人書房的書桌上看到過的類似演算!
所以,在張壽講完了那一道題目之後,他忍不住舉手示意自己有另外一種演算方法,隨即上去龍飛鳳舞地算了一遍。雖然他自己看看篇幅都覺得比張壽寫得要繁瑣許多,但是,那種在異國他鄉遇到同路人的興奮卻蓋過了一切。
可現在,他的心情卻從山峰跌落到了穀底。眼前這位年輕的學士竟然說自己隻有十七歲,而且從來沒有離開過這裡,那麼,對方懂希臘文的可能性很低,看過歐幾裡德那原本《Σtoixea》的可能性更低。畢竟,就連他也是在這裡才看到父親珍藏的那拉丁文本。
也許,這位張學士隻是看過很多書,又或者有過很博學的老師,所以,人才會知道《Σtoixea》,才會知道凱撒和屋大維……唉,到底他還是把東方之旅想得太簡單了。
而就在他垂頭喪氣的時候,卻又聽到耳畔傳來了一個淡淡的聲音:“還有,請你鬆手,記住,在這裡,在大明的京城,麵對地位比你高的人,隨隨便便抓他的手,很有可能被認定為刺客。我想,在你的家鄉,麵對那些官員以及貴族,你不會這麼冒失吧?”
金發少年慌忙鬆開手退了一步,隨即訥訥想要道個歉,而就在這時候,他不安地四處亂瞥,終於看到了門外的那些人。一眼看去,那些人的年紀都不太大,大多和那些坐著的學生相仿,但中間的一個孩子,卻明顯年紀比自己都還要小,衣服也和彆人不同。
很擅長觀察的他隱約覺得,這些人似乎非同尋常,結果就因為這個而忘了道歉。而他這無禮地直視,頓時就激怒了三皇子身後的某位侍讀。人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嗬斥道:“一介化外番邦的夷民,竟敢在太子殿下麵前如此無禮!”
這就是這個東方大國的太子?這麼小?不對不對,日後東方這個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度,就要由這位太子來繼承,來統治?這個國家要比佛羅倫薩大多少倍,這個太子的權勢要比美第奇家族的族長大多少倍?
腦海中轉動著這樣一個問題,但是,金發少年最終還是低頭拱了拱手,隨即卻又坦然抬起了頭來:“我不認識太子殿下,所以失禮了。我也聽人教過什麼華夷之彆……抱歉,這個詞對我來說很難讀,但是,既然是中華,不應該包容一下夷人嗎?”
最後抵達的陸三郎正好聽到金發少年這最後一句話,他一個忍不住,頓時撲哧笑出聲來。尤其是看到那個想要在三皇子麵前表現表現的侍讀臉色漲紅得如同滴血似的,他就乾咳一聲調侃了起來。
“人家又不認識太子殿下,好奇得多瞅兩眼有什麼關係?化外夷民不懂得禮儀,從前那些番邦使節過來,鴻臚寺都少不得要派專人教他們呢!就算如此,大朝會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忍不住抬頭去看聖顏?”
小胖子一麵說一麵走上前來,正打算也暗示三皇子開個口撫慰一下那金發小子,他卻沒想到一直目不轉睛的三皇子突然有些僵硬地扭頭過來,卻是聲音乾澀地說:“陸師兄,你看那黑板。那是他剛剛解出的一道題目。”
“咦?”
這一次,陸三郎終於收起了戲謔之心。他直接走進了九章堂,在眾目睽睽之下來到了黑板前,聚精會神地看起了黑板上的解題過程。對於已經“二年級”,自學速度又超快的他來說,平麵幾何他都已經快學完了,看懂這道相當基礎的等角問題完全不在話下。
但就因為他非常熟稔,所以在看到這密密麻麻的解題思路時,哪怕已經意識到這種解法很繁瑣,有些步驟甚至沒有必要,他仍然禁不住有些犯嘀咕。
這番邦小子又不是三皇子……人家太子殿下很有算學天賦,又肯努力用功,最重要的還有《葛氏算學新編》作為參考教材,還曾經由皇帝親自輔導。而這小子隻不過是出自西方小國,據說還是個外室之子的少年,竟然能這麼輕易看懂這道題?這不科學!
不過,這也證明了另外一件事。祖師爺葛雍在張壽的推介下,漸漸開始用來自西方的阿拉伯數字以及一整套符號體係,《葛氏算學新編》中的很多知識都比九章算術等等要直觀而簡潔,又或者說簡單易懂……這麼說,他們現在九章堂中學的東西果然有被一部分出自番邦?
張壽那從來深藏不露的老師,又或者老師們,果然曾經遊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