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高考的時間都還在7月中旬。
馬六妮從五一過後就不怎麼去上學了,菇房已經建好了,她要幫著舅媽把這邊的東西搬過去,還得整理一下養殖場,準備蓋新雞舍。
沈春花和林玉蘭都覺得她根本不用現在就過來,怎麼著都得把最後這兩個月讀完吧!
六妮倒是振振有詞的說著,“不止我一個,好多同學覺得自己肯定考不上高中,或者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學的,都跑回家了。”
“老師也無所謂我們去不去,反正她們現在講的都是複習的東西,我們不考試的,不去也沒事了。”
林玉蘭皺著眉看著她,“那你就不想試試看,自己萬一能考上呢?”
她想說隻要六妮能考上高中,學費她來出也行啊!她現在是在賺錢的!
六妮搖頭,“不想。我真沒那個心思。”
沈春花沒幫腔也沒反對,反正這事兒六妮早就跟她通過氣了。這年頭讀到初中畢業就不讀了的孩子挺多的,因為覺得高考無望就不想多浪費那幾年了。
“等雞舍蓋好,我打算去趟滬市,你去不去?”沈春花問六妮。
“去滬市乾嘛?”林玉蘭吃驚的望向她,都忘記剛才想要勸女兒上進的話了,“就你們兩個嗎?會不會不安全啊。”
沈春花其實就沒怎麼出過遠門,她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買火車票,所以讓她單獨帶著六妮出去也不可能,
“我跟國慶說過了,他到時候會申請去聯絡那邊的客戶,跟我們一起過去的,火車票也會幫我們一起買了。”
“哦,那就好。”林玉蘭鬆了口氣。
“是要去買雞苗和飼料嗎!”六妮驚喜的叫道,之前她跟舅媽一起研究養殖雜誌的時候,就商量過,這批雞到後麵都得換種。
他們現在養的農家土雞,其實就是傳統的越雞,屬於肉蛋雙兼型,活潑好動,喜歡自己找活食,非常適合農村散養。
這種雞在後來大家生活條件好了,追求口感健康後,的確是最受歡迎的。
但現在,在這個物質條件依舊匱乏的年代,不管是從經營者角度來講還是消費者角度來講,需要飼養半年後才能產蛋,雞肉脂肪含量還比普通雞要少,就不適合大規模的養殖了。
越雞到後來吃得也多,養多了,也沒有那麼多玉米小米給它們吃,到最後還是得買飼料。
飼料裡寫清楚了所謂的粗蛋白質、有效磷、多種維生素等物質,比起她們一抹黑的隨便喂肯定要來的專業。
經過兩人好幾個月的商量討論,放棄了最開始想要的白來航雞。
這種雞,的確北邊養的比較多,聽說陝北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幾隻。吃的少,生得多,飛得高。
但南邊養的不多,尤其是南邊的大型種雞場裡養的就不是這種。
雞苗一隻兩隻的路邊都有,但是像沈春花這樣專業大規模養殖,一次可能就想進個1000羽的,隻能去國營種雞場。
買了雞運到四河村還要路程和時間呢!現在的交通跟後來沒法比,後來一個小時高速就能到的路程,現在搖搖晃晃在土路上得開個三小時。
雞苗又很容易死,去北邊買雞,估計開到半路就能死一半。所以隻能就近找。
近一點有什麼?
滬市郊區種雞場的羅斯雞,產蛋多,肉質好,抗病力強,成活率高。
81年年底,滬市才從英國引進的原種雞,發展到現在,她們省省城郊區那幾個農場、公社、大型專業戶也都是從滬市進的羅斯雞。
還有江山的白毛烏骨雞、白耳銀雞,肉蛋兼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