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鬼子終於投降了。
夏天,在越州的鬼子兵們陸續的撤出了據點,每村每戶都在開大會慶祝抗戰勝利。
四河村也有不少年輕人組隊說要去縣裡扯彩旗遊街,還被同村人笑說,人家都是有文化的學生去遊街的,你往自己臉上貼什麼金子!
誰說隻有文化人能去的?咱也是殺過鬼子的人!咱村之前還送過八路8把槍呢!8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應當表彰才行!
要表彰也該表彰咱村長,都是他隊伍帶的好!關你屁事!
……
章小女一邊用釘耙翻曬著新收的穀子,一邊站在曬穀場上和大山媽嘮著嗑,
“聽我家文軒說,因為打仗贏了,今年好像會免征田賦?真的假的啊?”
“真的!這還有能假!說是能免征一年呢!”大山媽也喜氣洋洋的翻著穀子,“我看今年咱村那糕廠又能用起來了!這都多少年沒做年糕了?今年肯定能吃上了!”
“是呀!得和村長說說,過年開起來!”章小女確定了今年家裡存糧能更多點也是樂的合不攏嘴,瞧著蹲在穀堆邊幫忙把雜草撿出來的孫女開心的說著,
“玉蘭啊!年糕要不要吃呀!今年過年給你吃年糕了!”
“好呀,要吃的。”
章小女眯著眼笑看著還在認真乾活的孫女,
“要是每年的光景都有那麼好,咱還能攢點錢下來,到時候啊!也給你送去讀書!他們要去縣裡遊街的時候,也能有咱玉蘭一份了!”
小玉蘭又點了點頭,手上的活卻是一點沒停下來,“好呀,我要讀書的。”
4歲的玉蘭在村裡都是乖巧出了名的,沒有旁的孩子那麼淘,天天跟在奶奶身邊幫忙乾活,從不哭著要這要那的,家裡給什麼就吃什麼,家裡讓乾什麼就乾什麼。看著大山媽特彆眼紅。
“你那兒媳彆的不說,這大孫女生的可真好!比我家有利那臭小子強多了!”
說起媳婦兒,章小女的笑意又收了收,無語的瞪了眼大山媽,神情裡那股子意味莫過於——你哪壺不提提哪壺!
大山媽哈哈一笑,倒是沒怎麼尷尬,都是十幾二十年的老姐妹了,有什麼不能說的,
“你那兒媳還不乾活呢?”
章小女沒好氣的用釘耙狠狠的翻了翻地上的穀子,“不乾!天天坐在樹底下乘涼!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皇帝老婆呢!光吃不乾!”
“文軒也不說她?”
“呦!那可是他的寶貝!怎麼可能去說她!”提起兒子,章小女那是更來氣。“我但凡對著他媳婦兒皺個眉頭,他那兒就急眼了!誰還敢說呢!”
梁生娣能懶到現在,林文軒的功勞絕對是最大的。他不僅不說他,還怕她曬太陽的時候閒著沒事乾,各種搜刮山裡的野貨,有時候是烤栗子,有時候是野柿子,野草莓,還有筍乾等等,給她找來揣兜裡當零嘴。
玉蘭都沒這個待遇,全炫梁生娣嘴裡了。
章小女那真是提起來就來氣。
大山媽嗬嗬的笑著,還勸章小女想開點,起碼他們夫妻和睦,家裡也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