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大都被這震耳欲聾的聲音,都敲愣了,尤其是,見到為首的,還是一位衙差。
莫不是犯了什麼事兒?開醫館,不算是犯事兒吧?
葉老大心裡嘀咕個不停。
好在葉老二是個心思活絡的,看到此情此景,用腳想,都知道是某人在刷存在感了,二話不說就迎了上去。
原來是盧縣令為了慶賀醫館開業,特意大張旗鼓的,派人送來了牌匾。
他也知道,葉家醫館的牌匾是國師大人寫的,因此隻寫了個懸壺救世的小一號牌匾送過來。
掛在內室,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人數增加,醉仙樓又新開了一桌。
開張事宜,前所未有的順利,也讓葉果對未來生活,更加有了把握。
葉家醫館的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也不知道是因為有彭太醫這個外掛,還是有孫神醫坐鎮後方,說是日進鬥金都不為過。
孫乾那邊的銀錢,很快便清賬了,他也賺了不少。
而且還跟葉果說,想在年後去嶺南那邊一趟,再拉幾船藥材回來。
這事情葉果當然舉雙手支持,還建議他,過了十五就出發,早去早回。
葉家食肆,隨著各種豆芽的供應,不但沒有緩解食客的情緒,反而掀起了一股,能吃到葉家豆芽為榮的風氣,更加的人滿為患。
盧縣令人就在縣城,沒多久也就知道了這事兒。當他親自找上門來的時候,葉果就告訴他,方子已經給國師大人了。
但是人既然來了,方子沒有,各種豆芽吃了個全也就夠了,吃完高高興興的回去顯擺了。
徐長卿自從在葉果身邊放了人,兩人之間的通信時間,已經縮短了很多。
不過兩天的時間,信便到了徐長卿的手上。
但是他覺得手上的這張紙,力蘊千金。
考慮了一晚上之後,他又把大司農請了過來。
然後,除了糧食之外,需要提前儲備的東西,又多了一個大類。
隨著深冬的到來,葉家村已經人人都燒起了暖炕,除了必要的事情,大多都會在家貓冬。
就連榨油坊都陸陸續續的停工了,實在雜貨店供貨不足的時候,都是各自在家炒好豆子,再選出太陽的日子,集中榨油。
葉果的蔬菜大棚,隻達到了百分之三十的預期。
油布和麻布,自然是沒有現代塑料薄膜那麼好用,既能防風保溫,又能保證光照。
但是相對於地裡,雪比膝蓋深的現狀相比,能時不時有些收獲,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雖說葉果不滿意,但是葉家村的其他人,可是再滿足不過了。
冬季的蔬菜,縣城的各大酒樓,全部都是供不應求的。
他們甚至都不用自己去擺攤,就可以獲得比平時翻了幾倍的銀錢。
住上了新房,又有了銀錢,村民的生活水平直接上升,雖說大家依舊節儉,但是想吃肉的時候,也是可以管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