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靠近邊境的部落開始向草原深處遷徙。
這本是草原部落的常態。
遇到強敵就主動後撤,等對方遠離補給線,自然就會退去。
但這一次,他們都算錯了。
當並州城的大軍在邊境列陣,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時候。
數支精銳的漢軍騎兵已經悄然潛入草原腹地。
這些騎兵都是百裡挑一的精銳,每一支都由名將統領。
張遼、呂布、趙雲、張飛、徐榮等等......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很快就讓草原為之顫抖。
在這些鮮卑人的眼中,漢軍騎兵的戰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他們不再是過去那種依靠步卒、以守為主的邊軍。
這些新的騎兵部隊動如脫兔,靜如山嶽,往往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
“他們比我們更像草原的狼!”一個從潰敗中逃回來的鮮卑武士說道。
“而且他們的補給更好,戰馬不管是耐力還是速度,都超過了草原馬!”一名鮮卑騎兵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的話讓所有人震驚。
漢軍的戰馬,居然超過了他們的草原馬。
騎射的能力,不是鮮卑人引以為傲的看家本領嗎?
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
當鮮卑各部在遷徙途中時,這些漢軍鐵騎就像狼群一樣,對落單的部落發起突襲。
他們箭矢如雨,衝鋒迅捷。
等其他部落得知消息趕來支援時,戰鬥往往已經結束了。
禿發部落是第一個覆滅的大部落。
隨後,獠牙部落、烏蘭部落相繼被擊潰。
這些曾經在草原上叱吒風雲的部落,在漢軍名將和騎兵麵前不堪一擊。
更可怕的是,漢軍對草原的地形已經了如指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精確地掌握了每一處水源、每一條隘路。
許多部落以為熟悉的地形能幫助自己逃脫,結果卻發現那裡已經設下了埋伏。
“這不可能!”一個被俘的鮮卑首領驚呼:“他們怎麼會比我們還熟悉草原?”
但這就是事實。
在漢軍騎兵中,出現非常多鮮卑人、匈奴人、羌人的身影。
他們非常了解草原,也經常在草原中收集情報,繪製地圖,研究草原的地形地貌。
當漢軍騎兵發動突襲時,對每一處地形的利用都達到了極致。
短短幾個月內,鮮卑人賴以生存的大片草場就落入漢軍之手。
甚至連象征著王權的彈汗山,也被漢軍占據。
殘存的部落不得不繼續向更北的草原遷徙。
但那裡的環境更加惡劣,寒風刺骨,草場稀疏。
往年這個時候,各個部落應該已經在適宜的草場安營紮寨,為過冬做準備了。
但現在,成千上萬的鮮卑人在荒原上流浪。
他們失去了最好的牧場,失去了熟悉的領地,失去了無數族人。
帳篷和糧食都很匱乏,牲畜也在急速遷徙中損失慘重。
夜幕降臨時,常常能聽到孩童的啼哭聲。
這些草原的孩子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要離開生活了幾代人的地方,為什麼要在這麼冷的天氣裡趕路。
牧民們坐在篝火旁,望著南方的天際,那裡曾經是他們的領地。
現在,他們隻能往更苦寒的北方遷徙。
喜歡三國:多子多福,開局燕雲十八騎請大家收藏:()三國:多子多福,開局燕雲十八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