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從那支匈奴隊伍中,同樣分出了一批批的騎兵。
他們呼嘯著,如同草原上的狼群,迎向了顧衍派出的斥候。
雙方的斥候,在廣闊的草原上迅速接近。
距離在不斷縮短。
五百步......兩百步......一百步。
最終,雙方的斥候在相距約莫五十步的距離上,不約而同地勒住了馬韁。
緊張!
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
數十名漢軍斥候,身披皮甲,手持長矛或騎弓,沉默地立馬在草原上,組成一個非常鬆散的衝擊陣型。
他們的目光銳利如刀,警惕地注視著對麵數量數倍於己的匈奴遊騎。
雖然人數處於劣勢,但他們身上那股百戰精銳的殺氣,卻絲毫不弱。
對麵的匈奴遊騎,數量更多,足有上百騎。
他們大多穿著皮裘,髡頭散發,臉上帶著草原民族特有的剽悍和桀驁。
他們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門,有騎弓、套馬索、彎刀,甚至還有粗糙的長矛。
他們打量著對麵的漢軍斥候,眼神中充滿了審視和警惕,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
對麵這些騎兵看起來似是而非。
無法判斷具體是哪個族的騎兵斥候。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對方是精銳中的精銳。
太近了!
這個距離,幾乎一輪箭雨就能覆蓋對方!
這個距離,戰馬幾個衝刺就能撞在一起!
衝突,仿佛一觸即發!
草原上的風,似乎也屏住了呼吸。
隻有戰馬偶爾打著響鼻,或者不安地刨著蹄子。
雙方的斥候,都在極力克製著。
沒有人先動手。
誰也不知道對方的底細。
誰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意圖。
匈奴人看著對麵那些身披皮甲,外麵卻罩著羊皮襖,武器裝備雖不統一,但一看就非常精良的漢軍斥候。
他們忍不住心中暗暗嘀咕。
這些人到底是什麼人?
既不像匈奴人,也不像鮮卑人,更不像漢人。
他們穿的不倫不類。
但是他們身上的那股子氣勢,太淩厲了!
讓這些匈奴斥候不敢輕視。
而且,他們出現得太突兀了!
會不會有陷阱,需要多加警惕。
漢軍斥候則緊盯著對麵的匈奴遊騎,以及他們身後那龐大得如同烏雲壓頂般的“部落”主體。
數千帳的規模,上萬的控弦之士。
這個念頭如同巨石壓在心頭。
但他們同樣也注意到了對方隊伍的異常。
這個季節並不是遷徙的好季節。
另外這個部落在遷徙的過程中,對青壯的武裝準備的也太充分了。
他們不像是遷徙,倒像是要去打仗。
麵對這種情況。
漢軍斥候也不敢輕舉妄動。
謹慎。
這是此刻彌漫在雙方心頭最主要的情緒。
匈奴人一方,人多勢眾是他們最大的依仗。
數千頂穹廬帳篷,代表著至少上萬名可以戰鬥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