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表麵的平靜之下,卻湧動著一股暗流。
白馬羌的頭領們,在經過一番秘密商議後,達成了一個共識。
絕不招惹這群煞星,並且,要儘可能地讓他們快速通過自己的地盤,早日去禍害漢人。
於是,一種奇特的“暗中送行”開始了。
顧衍軍的斥候,會驚奇地發現,通往漢地的道路,似乎變得異常“通暢”。
一些原本可能存在的障礙,比如被堵塞的山路,或者被破壞的橋梁,都“恰好”在他們抵達之前,被“不明身份”的人清理乾淨了。
甚至,在一些水源稀缺的地段,他們還會“意外”地發現一些新近挖掘的水井。
白馬羌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善意”,趕緊走,彆在我這兒待著!
顧衍自然也明白白馬羌的這點小心思,他對此隻是一笑置之,樂得順水推舟,加快行軍速度。
穿過白馬羌的地界,前方,地勢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
連綿的草原漸漸被起伏的丘陵和茂密的森林所取代。
空氣中,也多了一絲濕潤的氣息。
這裡,已經是羌地的邊緣,再往前,便是漢朝益州北部的越嶲郡地界。
而橫亙在他們與漢地之間的最後一個羌人部落,便是越嶲羌。
越嶲羌,也稱“犛牛羌”或者“六犛牛部”。
他們生活在後世川西高原的邊緣地帶,與益州漢人郡縣犬牙交錯,關係複雜。
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越嶲羌比其他羌人部落,更加了解通往益州腹地的道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崇山峻嶺,密林深澗,對於不熟悉地形的外來者而言,這裡是天然的迷宮。
但對於世代生活於此的越嶲羌人來說,卻如同自家的後花園。
他們知道哪條山穀可以繞過漢軍的關隘,哪條小路可以直插益州的富庶平原。
因此,越嶲羌的態度,對於顧衍軍能否順利進入益州,至關重要。
顧衍大軍在抵達越嶲羌的邊界時,明顯放慢了速度。
他知道,這裡,是他們穿越羌地的最後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道關卡。
如果越嶲羌選擇與他們為敵,憑借其對地形的熟悉,以及與附近漢軍守備力量的潛在聯係,將會給顧衍軍帶來極大的麻煩,甚至可能讓他們功虧一簣。
顧衍,打量著遠方層巒疊嶂的山林,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相信,趨利避害,人之常情。
燒當羌之鑒在前,越嶲羌,不敢輕易妄動。
更何況,他們恐怕更希望看到漢地大亂。
事實正如顧衍所料。
越嶲羌的頭領,在得到“秦胡人”大軍逼近的消息後,雖然也曾一度緊張萬分,召集族人商議對策。
但最終,他們還是做出了與白馬羌相似的選擇。
放行,並且,暗中提供便利。
原因無他。
一是顧衍軍的實力太過強大,他們不敢冒險與之對抗。
二是“禍水東引”的心理作祟,他們也樂於見到這支凶悍的軍隊去衝擊益州的漢人統治。
喜歡三國:多子多福,開局燕雲十八騎請大家收藏:()三國:多子多福,開局燕雲十八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