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外,其他人都已經離開,陸元方與陶安去了書房,司牧監恢複了往日的安寧。
俞友仁神情忐忑不安,幾乎忘記了身上的痛楚,用兩隻手撐著半趴伏在地。
他見宋靈淑半天也沒開口回應,眼神更急了,“我能為宋督察做更多的事,彆人不敢的我敢……”
宋靈淑皺眉道:“你之前為圖名利欺瞞上峰,可不像你說的那般忠誠。”
俞友仁臉色一變,“我知盧紹承有聖上護佑,他不會有事,孫升起初的目的並非要鬨得不可收場……我沒想到郝大林會在背後下手……”
如果他知道郝大林會藏在背後下手,早將這事告訴了孫升,現在孫升一死,他就成了徹徹底底的棄子。
眼前這位宋督察是長公主的人,對孫升來自洛陽的消息早已知曉,他如果想一舉翻身就隻能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
俞友仁見她臉色微凝,並未有多反感,急道:“這幾日來,我答應協助宋督察捉拿郝大林之後,就沒有懈怠半分,將知道的一切都說了出來……”
“有一點你猜得對,我確實需要一個為我做事的人,但……”宋靈淑故意帶起一絲冷笑,“我不要一個容易被收買的人!”
俞友仁知道自己有機會,急得往前爬了幾步,“我現在不過是一個廢去功名的人,任誰都不會多看一眼,如若能得宋督察信任,必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宋靈淑慢悠悠道:“我不信你說的話……但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如果這事辦好了,往後也不會虧待了你。”
她倒沒這麼心大,敢招俞友仁當手下,讓他做些彆的事還是沒問題。涼州司牧監的事已畢,她很快就會離開,殺死孫升的人卻不能不查。
蘇文可現在是司牧監牧丞,他對涼州府的人也不熟悉,王敦暗藏心思。也就隻有俞友仁認識涼州府的人,他已被革職還不容易被凶手懷疑,花點錢還是能打探出來。
俞友仁聽到宋靈淑願意招他做事,瞬間欣喜若狂,不顧身上的痛,趕忙爬起來磕頭。
“請宋督察吩咐,我就是拚了這條命也會做到!”
“先彆急著誇下海口,這事沒你想的簡單。”宋靈淑招來差役,先將俞友仁抬下去治傷。
俞友仁整個人精神振奮,內心已經安定下來。他原先隻想拚一把,如果宋督察不願理他,也無甚關係,大不了收拾東西離開涼州。
能攀上宋督察,他的前程又豈會比當司牧監的牧丞差……
再說,簡單的事不足以凸顯他的重要性,他倒是希望能交給他重要的事,這樣也好有理由跟著去西京。
俞友仁毫不掩飾沾沾自喜,被差役抬走時,還沉浸自己的幻想中……
……
臨近午時,後院內。
俞友仁趴在條凳不斷抽氣,後背已經裹上了布條,整個人散發著濃重的草藥味,大夫收拾好藥箱,細細囑咐著話。
宋靈淑手裡拿著城西鋪子的手令出來,叫人送大夫出司牧監。
俞友仁掙紮著想起來,被宋靈淑一個眼神製止。
“孫升死於府衙的事你應該知道,我驗過屍體,他並非死於心疾,而是被人投入有毒的迷煙,引發心悸而死。”
“我推斷凶手就是涼州府的人,雖然湯思退已經被遣至逐州,其餘人都還在,我要你幫我去查明殺死孫升的人是誰?”
俞友仁愣了片刻,明白這是宋督察要交代他做的事,立刻道:“我對府衙內的人的確有幾分了解,涼州府主簿的兄弟與我相識,這事便交由我去辦,我……我明日就找他……”
“你這副樣子去找人打探消息,定然會引起凶手的懷疑,等我們離開涼州後,你再去找人詢問。”
“凶手作案方式的推理,我已經告訴你了,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把這個人找出來。我最多明日就要離開涼州,你查到消息就把信送到西京。”
宋靈淑交代完,將手令遞給了俞友仁。
片刻後,又忽地想起王敦,小聲道:“忘記說了……我去抓郝大林時,王敦曾偷偷給湯思退送消息,你還可以從他身上下手,他跟在你身邊多年,你應該很了解他。我會和蘇文可交代一句,你如果有什麼需要,就去找他求助。”
她這次放過了王敦,不代表她忘記了王敦給湯思退報信的事,不如趁著這次,讓俞友仁查一下王敦是否認識殺孫升的人。
俞友仁臉色變得嚴肅,拱手應下宋靈淑的要求,沉吟道:“王敦隻在私下與我同去過涼州府,我起初並不知他背著我去攀附湯刺史……我會再試探一下他的想法……”
宋靈淑緊接著,將二裡地外農莊婦人提供的消息告知,並說出了她的推斷。
俞友仁聽後雙眸瞬間亮起,信心倍增,篤定道:“如此說來,這人定是涼州府的人,這就好查了,我可以照著這個侍從的樣貌,去逐一詢問……”
宋靈淑嘴角微抽,瞥了他一眼,開口提醒:“你要當心,如果你在背後探查的事被這人知道,怕是小命難保,到時可沒人會去救你……”
真要這麼簡單,她也不需要讓俞友仁去查,隻要這人察覺到有人在查他,就不會再讓那個侍從再出現,讓人胡亂捏造假消息就輕而易舉洗脫嫌疑。
“請宋督察放心回京,這事包在我身上……”俞友仁早已沉浸在自己的計劃中,胡亂應了一句。
宋靈淑見俞友仁沒當回事,也不再多勸,囑咐一句就離開了。
陸元方和陶安從書房內出來,分彆之後,用並不意外的眼神看了一眼俞友仁。
俞友仁注意到陸元方並不高興,趴在條凳上賠著笑,生怕他立刻命人將他趕出去。
陸元方沒開口,越過他直接去找宋靈淑,剛到門口,就見宋靈淑換上了一身騎裝出門。
“陸郎中忙完了?趁著時間還早,我們再去一趟馬場。”
陸元方抬起手欲言又止,話剛到嘴邊,猶豫了片刻又收了回去,隻好跟隨在後。
二人在後院牽了馬,從後門策馬往大通河馬場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