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扶手螺還要經過挑選,將不合規格的挑出來。
這一次李小龍就將地籠的繩子一直放到了儘頭,儘量的朝著海下麵放。
而且他放的位置同樣是尋找的其他沒放過地方的那種有大裂縫,能夠卡住地籠,可以讓地籠靠在石壁上,能夠讓扶手螺鑽到地籠去的地方。
將幾個地籠重新放好,他們五個人才開始慢慢的挑選幾個塑料框裡的佛手螺。
五個地籠每個地籠都是單獨倒了一個塑料筐,其實在那白布上麵還有不少的佛手螺,不過他們挑最大的隨便扒拉一點,然後就將地籠又放回去了。
這些佛手螺,也就是鵝頸藤壺非常好挑選。
所以挑選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絕大部分的佛手螺都還是符合規格的。
因為那些扶手羅越是在山崖的下麵,它就長得越大。於是在頂部容易采摘的地方,個頭就越小。
五個人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五筐海螺挑選完畢。得了二十斤超大的佛手螺和八十斤可以評為一級的佛手螺。
剩下的有五十斤小的,李小龍將它們全部裝在了一個筐裡麵。
他端起那個塑料筐:“這些小的就不要了,我去把它們倒到那海岸邊上。”
而他走到海邊將這筐子放到水裡的時候,卻是瞬間就將筐子裡的佛手螺全部放到了空間裡麵去。
不過空間裡麵並沒有大塊的礁石,他準備去找機會去收幾塊大礁石放到空間裡麵去。
第二次的五個地籠再次收上來,同樣收獲了一百斤的成品佛手螺,這在其他趕海人眼裡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彆人采佛手螺一般都是幾兩、幾斤、十幾斤大不了。
而李小龍這裡,僅僅兩個多小時,沒有半點危險就已經搞了兩百斤的佛手螺了,而且都是質量非常好的。品相不好的、個頭太小的,他全部都沒要。
第二次收上來的佛手螺挑選乾淨之後,李小龍就讓羅小桃和董小琴去船上燒飯了。
因為現在時間已經來到十一點過了,大家肚子都有些餓了。
第三次下的地籠,李小龍還裝著跑到船艙裡去找出來幾根長長的繩子,接到白布地籠上,直接將五個白布的龍放到了石壁的最底下。
這一次放在地籠,三米長的白布地籠隻有地籠的籠頭部分才露出一半在水麵上,其他的後半段全都沉入了海水中。
李小龍相信這一次的地籠絕對會有好貨,因為在靠近海麵的那些礁石上,不但有佛手螺,而且還有海參、鮑魚這些珍稀的好貨。
那個地方海浪不斷,海麵下又遍布著無數尖銳濕滑的暗礁,根本沒有船隻能夠過去。
彆人即便有三十多米長的繩索放到那個地方,也非常容易掛在暗礁上,而且也不一定能夠捕獲到那些鵝頸藤壺。
但是李小龍這些白布地籠就不一樣了,那些所有的海貨,隻要是活的,都會爭先恐後的,自動向地籠裡麵鑽去。
隻要地籠放下去了,絕對就會有大收獲,希望這一次能夠捕到一些珍貴的大鮑魚。
喜歡釣魚趕海,我有龍血自然拽請大家收藏:釣魚趕海,我有龍血自然拽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