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條雄英麵色凝重地坐在辦公桌後,雙眼如炬,直視著站在他對麵的渡邊元泰。
“渡邊君,”東條雄英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命令你,立即著手收集所有帝國預備役士兵的信息,我們要做好隨時組建預備役軍隊,並將他們輸送到前線的準備。”
渡邊元泰聞言,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可是,首相大人,”他小心翼翼地開口,“這些預備役士兵,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未曾經曆過戰場的殘酷,缺乏必要的戰鬥技能和經驗。如果貿然將他們送上前線,恐怕……”
東條雄英深吸了一口氣,打斷了渡邊元泰的話:“渡邊君,我理解你的擔憂。但你也清楚,我們帝國現在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華國大軍壓境,形勢岌岌可危。每一寸土地,每一刻時間,都至關重要。哪怕我們能多拖延華國大軍一天,甚至一個小時,都是對帝國命運的巨大貢獻。”
他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凝視著外麵漆黑一片的夜空。“我知道,這樣的決定很殘酷。但這是我們身為軍人的職責,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帝國的基業毀於一旦。”
渡邊元泰沉默片刻,最終緩緩點了點頭,聲音低沉:“我明白了,首相大人。我會立即著手準備,儘我所能,確保這些預備役士兵能夠得到最基本的訓練,並儘可能提高他們的生存率。”
東條雄英轉過身來,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許:“很好,渡邊君。你的忠誠和能力,我一直都很信任。讓我們共同為帝國的未來,儘最後的努力吧。”
扶桑軍事體係隱藏著一種獨特的運作模式,尤其在其預備役製度的構建上,更是體現了一種全民皆兵、家國一體的理念。
根據扶桑律法,每個家庭中的成年男子,無論出身貴賤,都必須履行一項神聖而沉重的義務:服兵役兩年。
每當春去秋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對未知的恐懼,踏入軍營的大門。在那裡,他們接受嚴苛的訓練,學習戰鬥技能,磨礪意誌,將自己鍛造成為國家機器的鋒利刀刃。
然而,這兩年的兵役並非終點,而是另一個開始。
第(1/3)頁
第(2/3)頁
當他們脫下軍裝,重新融入社會,成為商人、農夫、工匠或是學者時,一個新的身份也隨之而來——預備役士兵。
這意味著,儘管他們已經回歸日常生活,但那份屬於戰士的責任與使命,卻如影隨形,時刻準備著響應國家的召喚。
在和平時期,這些預備役士兵或許隻是偶爾參加一些集訓,保持基本的軍事素養;但當戰事緊張,國家麵臨危機之時,他們便會被迅速動員起來,從四麵八方彙聚到一起,重新穿上那身熟悉的軍裝,拿起武器,成為前線最堅實的後盾。
渡邊元泰的辦公室內,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迫的氣息。
他坐在會議桌的首位,眉頭緊鎖,目光在軍部的幾位大臣之間來回掃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