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甚妙……”
………
周圍百姓紛紛鼓掌喝彩。
縣令與楊洪對望一眼,相互點頭,沒有驚豔之處,隻能算中規中矩。
燕不歸抿茶笑而不語,他雖是胡人,但涉獵極廣,曆來最喜中華文化,也曾博覽群書,自負幾分詩才。
此人之詩在他聽來不好不壞,差強人意。
“曾向金殿借鬥奎,把酒天上看蓬萊,如今獨占鼇頭後,始信人間有釣台。此為連州劉郎君所做。”又一名士子把詩文交到侍女手中。
“好……”周圍百姓再次叫好,不少大姑娘小媳婦對兩位才子拋著媚眼,都是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白丁。
哪分得出詩詞好壞,隻覺才子的詩文聽著十分高大上!……反正就是牛批!
縣令與楊洪暗自搖頭,此詩索然無味,平平無奇。
接下來又有幾名才子紛紛現詩……
顯然,都屬平平無奇,沒有得到縣令和楊洪讚賞。
燕不歸掃掃在坐士子,眼神中流露一絲蔑視,這些人的詩才唯實不怎樣,難入大家之眼!
堂堂中華上邦不過如此!
舒重陽隱在人群中不住蹙眉,隋朝才子的詩文,聽著平平無奇,與大唐時的詩文相比,天壤之分,無可比肩!
尤其被一個胡人蔑視,他心裡陡然生出不快!
噌蹭蹭幾步擠出人群,進入場中,挺著小胸脯:“我來賦詩一首。”
“哈哈哈………”他往場中一站,頓時引來圍觀百姓哄笑。
“誰家頑童?…”
“你識字了嗎?…”
“這裡可是不是你撒尿和泥巴的場所!……”
…………
楊洪看見便宜小舅子入場,不由眉頭一挑,“小郎,不得胡鬨。”
自從收了驪珠和大阿姊後,他自然而然知道倆人有舒重陽這麼一個阿弟。
曉得舒重陽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唯一不足就是性格頑劣,難以管束!
每天一個不注意,就不知跑哪裡撒野去了,因此常常惹得兩位阿姊頭疼!
舒重陽朝便宜姐夫拱拱手,一副小大人似的:“寫詩作賦又不是以年齡論短長,而是以才學分高下,某雖小,但不才,也懂得一些詩文,願獻與在坐一觀。”
嘩———
他的小大人模樣,引得周圍再次哄笑。
“小頑童頗有誌氣!”
“是極…是極…”
“莫不是小兒信口胡說吧…”
“哈哈哈……”
……………
在座士子們,鼻子都差點氣歪了,對方明顯是瞧不起自己一群人!
“小小頑童,大言不慚!你能識的幾個字?”
“黃口幼子,不知天高地厚!”
“會用筆墨嗎?”
“哼哼哼……”
…………
士子們睨著舒重陽,不住冷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