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第三百九十六章欣欣向榮如今的東山軍,兵力達到驚人的兩萬之多,除了有番號的一萬正規軍外,還有青城郡內維護地方治安的民兵,蘇祁安從中抽調了一萬人。
兩萬人的兵力,組成了攻打交州城的主力軍隊。
這些民兵,和正規的東山軍還是有些差距的,但在東山軍時不時派兵下去巡查,訓練,民兵的戰力得到很大改善。
現在保護地方治安,甚至是圍剿一些流竄的土匪,當地民兵是主力。
一年以來的訓練、和對當地匪患的實戰,當地民兵已經是一支不弱於精銳土著,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這次攻城前夕,蘇祁安早就跟民兵換發改進後的兵器裝備,甚至還配備了隻有正規軍隊才有的攻城重器,投石車、重弩車。
有了這些裝備,對這些民兵來說如虎添翼,在擊敗李康過後,對於這些民兵,蘇祁安早就有擴編的打算。
但當初的時機不成熟,而且民兵也需要實戰培養,這都需要時間,如果像之前一口氣放開口子。
東山軍的兵力肯定會急劇增長,但戰鬥力會大幅度降低,這對旨在培養一支擁有強大軍隊的蘇祁安來說,是相違背的。
擴軍之事,蘇祁安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秉承著發揮東山軍強大實力的前提下。
而經曆交州一戰,現在這萬人的民兵們,時機基本成熟,足以加入東山軍。
當然,他們並非以東山軍為號,對外稱交州兵。
大涼侯爺擁有的軍隊兵力,都是有明顯限製的,哪怕戰功再顯赫,至多不超過萬人。
而萬人以上者,就會受到彈劾,嚴重者,都會拆撤軍隊番號。
這畢竟是大涼開國組建軍隊,高祖製定的鐵律,哪怕權勢滔天的權臣,至少在明麵上,也不敢破壞這條鐵律。
所以,久而久之,各種默認的潛規則應運而生,而以交州兵為號,就是打破萬人軍隊番號的方法。
這種漠然的潛規則,蘇祁安自然不會鐵頭打破,這樣的好事,不僅助蘇祁安重組交州兵,並且自己的勢力得到極大增長。
這兩萬人,蘇祁安打算組建比團還要高一級的師級編製。
師一級滿編人數一萬,剛好組建兩個師,以第一師、第二師命名。
手裡有兩個師,蘇祁安並不滿足,他打算繼續擴軍,成立第三師。
而第三師的兵力人員,蘇祁安已經打算好了,以楊柳郡當地六千兵士作為擴編第三師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