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朝堂議罪,短時間很難分出結果的,基本上要做好長久準備。
因此,在議罪前,劉閣老想收取一些利息,方才對蘇祁安那般咄咄逼人。
但他卻疏忽了一點,這次參與朝堂議罪的,除了文宣,還有翰林院的四五位資深大儒。
這幾位大儒,論才氣、智慧,並不比文宣要差,而且在年紀上,就連文宣都得喊一聲老師。
這幾位,可是翰林院的真正瑰寶,那叫一個德高望重。
文宣能把這幾位請出來,足以看出對蘇祁安的重視,當然這幾位能夠現身,同樣也是帶著對蘇祁安的幾分欣賞。
如果不是欣賞蘇祁安,哪怕文宣費多大勁,幾位資深大儒,絕對不搭理半分。
這也是文宣替蘇祁安做的準備,有幾位資深大儒在場,至少想定蘇祁安的罪,沒那麼容易。
資深大儒就是不凡,一開口,幾句話的事,直接把劉閣老說的滿臉通紅,一語不發。
這老幾位,可都是參與修訂編撰大涼律的,真要是和他們糾結大涼律,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劉閣老的吃癟,並未影響其他國公信心,這次開口的是司馬越。
“陛下,劉閣老也是好心,為了維護律法的尊嚴,說話急了些,但這次的議罪本就是審問東山侯,老臣覺得,這已經偏題了。”
司馬越能夠升任一品公,確實有兩把刷子,簡單的將吃癟一筆帶過後,話鋒一轉,直接將話題帶了回來。
蘇玄庸點點頭,沒有說話,目光轉動,看著下方的蘇祁安。
意思很明顯,這事和蘇祁安有關,自然需要他這個當事人去解釋。
蘇祁安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隨即道,“既然司馬國公都這麼說了,本侯要是在顧左言他,確實沒有道理。”
“說吧,各位國公想如何彈劾本侯,對本侯又想治什麼罪?本侯洗耳恭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