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消息對蘇祁安來說,太突然了,完全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這消息的延後,蘇祁安沒有怪罪諜政司的意思,他知道,既然蘇哲、蘇泰敢兵發寧州,有信心將其拿下。
勢必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其中對蘇祁安的封鎖,絕對是頭一位,以二王的實力,想要封鎖消息,卻是不難。
現在想想,難怪三四個月的時間,蘇哲一直沒有大範圍的異動,原來都在準備寧州之戰。
寧州的淪陷,對本就四分五裂的大涼,造成更大的衝擊。
寧州本就是大涼北邊的門戶,隻要有它在,榮人就不敢妄動,但一旦寧州淪陷,榮兵就能長驅直入,直逼京都。
想想當年的京都保衛戰,是何等的艱難,沒想到寧州終究還是守不住。
寧州陷落,蘇祁安很心痛,但他更心痛的是範文忠的死。
遙想當年,蘇祁安上的第一次戰場,就是範文忠的寧州戰場。
當初一個什麼都不懂,隻是初出茅廬的小輩,在寧州戰場闖出了一些名聲。
也擁有了第一個爵位,東山伯,這一切都離不開範文忠的幫助。
沒想到才三四年,就聽聞如此噩耗,如何不讓蘇祁安悲痛。
他收斂心神,從蘇芊芊口中陸續得到的一些詳細的戰況。
寧州之戰,範文忠率領三十萬人馬,以一敵三,對抗來自三方的進攻。
蘇泰集結近二十萬的軍隊,榮兵集結六萬,蘇哲集結四萬。
分三路大舉進攻,因為有榮兵的培訓幫助,蘇泰在拿下燕州後,實力大大提升。
三路大軍強攻,加上二王以正統自居,逼迫範文忠投降。
但身為老將的範文忠,怎能看不出其中的門道,聯合榮兵,這叫什麼正統,一旦降了,就得背負叛國的罵名。
這對將榮譽,看的比自己身家性命還重的範文忠來說,要他叛國,絕對不可能。
因此,四方經曆了長達四個月的激戰,不得不說,能夠被蘇玄庸欽定的老將,卻是有一手。
哪怕麵對三路圍攻,依舊抗了這麼久,但奈何這次三方人馬是做了充足準備的。
在進攻前,早就滲透了不少的人員,這種滲透,可以追溯到京都之變前。
有了這些滲透人員的幫助,很快僵持不下的軍城,直接被攻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