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這是夏巽穿越文心大陸後的第一個新年。
京師繁華無限,處處透著新年的氛圍。
各家各戶的大門上,都換上了新的桃符,桃木板上分彆鐫刻著“神荼”和“鬱壘”。
沒想到文心大陸也有貼春聯的習慣。
夏皇以一首《元日》拉開了普天同慶的除夕夜宴。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大夏萬民載歌載舞,鑼鼓喧天歡度新年辭舊歲。
而趙魏韓三國這個新年卻過得無比慘淡。
匈奴大軍兵分三路,叩開邊關長驅直入,三國各郡城池破敗百姓凋零,所有錢糧牲畜被劫掠一空。
左賢王圍困魏國國都大梁城,所幸大梁城池堅固,魏武卒餘威猶在,幾十萬蠻軍輪番攻堅仍無法撼動大梁城分毫。
大魏君臣慌得一匹,連忙向夏秦楚齊燕五國求援。
右賢王率部圍困韓國新鄭,韓王君臣嚇得魂不附體,每日就想著和匈奴蠻軍議和。
世子韓安平奉命帶著國書朝見右賢王,祈求割地賠款,隻為保全王室社稷,結果被扣押在匈奴軍中。
右賢王以此要挾,發起數輪猛攻,全憑公子韓安非和滿城儒生,以文道之力加持全軍,才抵擋住匈奴大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趙國的處境沒有最慘隻有更慘。
戰神李武安戍邊多年,令匈奴各部損失慘重,如今形勢反轉,匈奴人自然不會讓趙人好過。
趙王派宰相郭開金議和,得到的卻是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和羞辱。
想議和,必須先送趙傾城到金帳王庭與天幕單於完婚。
軍中將士聞言氣得破口大罵,這是在侮辱他們的女神。
朝堂上,郭開金和趙勝等一眾文武大臣再次吵得不可開交。
“匈奴勢大,再不派遣公主和親,邯鄲城破大趙亡矣。”
“請陛下早下決斷!”
趙王垂頭喪氣地坐在王位上。
“寡人恨自己誤聽讒言,錯失了救援太原郡的良機。”
“若武安君在此,孤何至於此啊。”
趙王幡然悔悟,可惜一切都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