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擷萃》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武俠小說的核心套路就是報仇,滅門之災,殺父之仇,那是不共戴天,想不報仇都難。
《射雕英雄傳》一開始就是這個套路,可以說就是俗套。
可看看金庸怎麼經營這個俗套的,他是把俗套玩出了新花樣。
假如現在想寫武俠的朋友,要去構思殺父之仇,那會怎麼構思呢?
恐怕是寫戰況怎麼慘烈,頂多加上父子情深,這樣就動人了。
可是金庸是怎麼寫的,他首先在家庭或者說家族上做文章,郭楊兩家是名門之後,那麼害他們的就不會隻是普通的江湖仇殺。
郭楊兩家的滅門,那是宋金兩大朝廷合營的結果,隻不過用了江湖手段而已。
郭楊兩家是一夥兒仇人,但是仇人分宋與金兩大陣營。
然後說一下感情,按理說該寫的是父子情深,這樣失去了會更有震撼力,可是郭嘯天和李萍夫妻感情如何,根本提也沒提,一直到後來李萍之死時,才隱隱感受到李萍對夫婿,對夫家是報以尊敬的。
這當然是虛寫,一開始實寫的是楊鐵心和包惜弱夫婦之情,看得出來楊鐵心很寵愛夫人,按理說應該是很珍惜這段感情,偏偏包惜弱就在丈夫眼皮子底下發生了婚外戀。
而且這個婚外戀是在臨界點,假如後來完顏烈不出現,那麼忘也忘記了,談不上婚外戀。
但是沒事可以鬨出事情的,正如韋小寶所言,他師父陳近南訓斥他,雞蛋裡怎麼可能挑出骨頭來?韋小寶嘴裡不說,心裡嘀咕,他們會把我的雞蛋打爛,打得稀裡糊塗,再也分不清。
被金庸這麼一頓操,是有讀者看得稀裡糊塗,不知不覺跟著情節在運轉,是分不清了。
不過金庸自己很清楚,這也像是《倚天屠龍記》裡明教那群會來事兒的家夥,範遙隻說汝陽王的姬妾出來敬酒,鹿杖客多看了幾眼。
按照常理,多看幾眼也沒什麼大不了,再說他人在屋簷下,就算有賊心,也不會有賊膽。
可明教那群混世魔王就在說,沒事可以拉扯點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