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擷萃》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完顏烈也委屈,他是識貨之人,看上的包惜弱還有江南七怪,日後都做成了大事。可是他呢,人家不是看也不看他,就是被當豬頭三。
不過也彆管他了,委屈比不上還有人連命都快沒了。
看一下原文&m&m李萍本與段天德同在一起,隻見眾敗兵猶如潮水般湧來,東邊一衝,西邊一撞,段天德已不知去向。李萍撥轉馬頭,拚命往人少處馳去,幸而人人隻求逃命,倒也無人傷她。
她馳了一陣,隻覺腹中陣陣疼痛,再也支持不住,一個筋鬥撞下馬來,就此暈了過去。
過了良久良久,悠悠醒來,昏迷中突然聽見一陣陣嬰兒啼哭的聲音,李萍起初尚迷迷糊糊的茫然不覺,不知自己是已歸地府,還尚在人間,但兒啼聲越來越響,她身子一動,忽覺胯間暖暖的似乎有一物。
這時大雪初停,一輸明月從雲間鑽了出來,她鬥然醒覺,不禁失聲痛哭,原來腹中胎兒已在戰亂中誕生出來了。
她疾忙坐起,抱起孩兒,見是一個男孩,喜極流淚,當下用牙齒咬斷臍帶,貼肉抱在懷。
月光下隻見這孩子眉目清秀,啼聲洪亮,麵目依稀是亡夫郭嘯天的模樣。一個人在危難之中,竟不知從那裡來有一股神異耐力,李萍雪地產兒,本來非死不可,然而竟自掙紮著爬起,在沙地裡挖了一個淺坑,母子倆躺在裡麵,以蔽風寒,戰場上受傷垂死戰士的悲哭,胡馬的哀嗚,一陣陣隨風送來。
李萍在沙坑中躲了一天兩晚,到第三天上午,實在餓得熬不住了,鼓勇出去,遍地都是死人死馬,慘不忍睹,黃沙白雪之中,拋滿刀槍弓箭,環首四望,竟無一個活人。
李萍從死兵身上找到一些乾糧吃了,設法生了火,割了一塊馬肉烤了起來。好在朔風之中,屍體不會腐爛,她以馬肉為生,在戰場中挨了七八天,精力恢複,抱了孩子,信步往東走去,行了數日,地下草木漸多,正行之間,突然呼的一聲,一枝箭從頭頂飛過,李萍大吃一驚,緊緊將孩子抱在懷裡,隻見前麵兩騎奔馳而來,大聲喝問。李萍將遇到兩軍交戰,雪地產兒的事說了,自己的身世卻隱去不提。
那兩人是蒙古牧民,心地很是良善,雖然不懂她的言語,但見她孤苦,就邀她到蒙古包裡飽餐了一頓,好好睡了一覺。蒙古人以遊牧為生,趕了牲口東西遷徒,追逐水草,所以沒有固定的居屋,用毛氈搭成帳蓬以蔽風雨,這就稱為蒙古包了。這群牧民離開時留下了三頭小羊給她。
李萍含辛茹苦,胼手胝足,在大漠之中熬了下來。她在水草旁用樹枝搭了一所茅屋,一麵畜養牲口,一麵將羊毛紡條織絨,與過路的牧人交換糧食,匆匆數年,孩子已經六歲了。
李萍依著丈夫遺言,替他取名為郭靖。這孩子生得筋骨強壯,聰明伶俐,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這在蒙古人原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