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自己對於包惜弱的態度,是傾向於同情,那是因為,有人說過,看書並不是看是非對錯,而是看其中的無可奈何。
之所以會同情包惜弱,也是因為看到了她的無奈和妥協。
故而一本好書,讓人大開眼界,獲得知識,那還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人通情達理,這種書才值得一看再看。
把人當成人本身,往人性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也許就是讀書的終極意義。
這一次重讀《射雕英雄傳》,由衷的感覺是看到了小人物的意義,小人物也是值得去關注的。
有這番認知也是得益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記得他在後記裡說過,他寫《連城訣》,是因為同情小時候家裡的長工。
小時候讀到這一段時,看過就滑走,也沒覺得太大的感觸。
可後來知道越劇宗師袁雪芬去演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這個人物,是因為她同情這個人物。而這個人物也成為越劇舞台的經典形象,由此可知,同情心也是偉大的。
而現在也越來越覺得,一個者的品有多好,也不見得要是文詞優美,也不見得是故事曲折,可是對小人物有深切的同情,那是品質量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就以金庸先生自己的創態度來回饋對金庸筆下人物的解讀,就當是一份致敬吧!
確實,從我自己的成長經曆來說,金庸先生的小說,以及他的創態度,是給了不小的影響的。
這也是一代宗師,以及一部優秀品對人的影響力,好品當如是。
好了,明天繼續!
2020年12月9日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