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袍將軍見勢頭不對,大聲喝令約束,但陣勢已亂,軍無鬥誌,不到兩個時辰,大軍被殺得冰消瓦解,大股殲滅,小股逃散。那黑袍將軍騎了一匹黑馬,落荒而逃。
鐵木真是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他不但身先士卒,還以身誘敵,也就是這樣胼手抵足,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權威。
再看一下《曹劌論戰》的原文&m&m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l未可。&r齊人三鼓。劌曰:&l可矣。&r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l未可。&r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l可矣。&r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l夫戰,勇氣也。一鼓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r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那是金庸筆下的鐵木真古為今用,活學活用。
事實上鐵木真並沒有讀過《左傳》,他就是分散且隱藏自身的精銳兵力,不和對方硬碰硬,然後等敵軍耗儘了,再集中整治。
而且鐵木真受傷,也是用了劉邦的典故,劉邦也中了項羽一箭,明明是刺中胸膛,他為了穩定軍心說成是腳被射中了。
這裡的鐵木真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沒有隱瞞,中箭墜馬,繼續戰鬥。他有生死相隨的部下,又受傷不下火線,繼續奮勇戰,而且頭腦還很清楚。
一般人的話,自己一受傷就會慌亂,然後發怒,管它什麼部署,先活剮了對方再說!
而鐵木真受傷之餘還是尊重軍事的部署,他的確是天才,也是出色的領袖。
就這樣寥寥幾筆,也是幾種元素合成了一個英雄的形象,而這一切都被幼小的郭靖看在眼裡。
彆小看孩子,他現在不懂什麼,等懂事了,他就會汲取養分,選擇自己的人生。
現在看到郭靖躲在小山上觀戰,他也坐得住,一場大戰打了兩個多時辰,也就是四個多小時,都是半天工時間了。
而書裡的郭靖,隱隱就是小時候的讀者自己,我也是很小的時候,跟著大人去錄像廳看83版《射雕英雄傳》,小時候看得都是熱鬨,大了就懂了。
現在看到這一幕,還是會產生代入的聯想,那麼接下來會如何呢?明天繼續!
2020年12月10日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