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是沒有多餘的脾氣,桑昆發的卻都是多餘的脾氣。鐵木真出生的環境逼得他要不斷地戰鬥才可以活下來,這樣的環境鍛造了他不管在什麼時候,力量與智慧必須在線。
鐵木真的父親原是部落領袖,可被仇家殺死,母親帶著年幼的鐵木真和他的一乾兄弟改嫁,繼父很尊敬鐵木真的生父,對他們母子總是格外看待,有好東西,總也不忘送一份給他們。
但這麼一來,引起的嫉妒也不會不少,所以鐵木真從小不但要會打仗,還要有智慧,環境逼得他必須如此,才可以生存。
所以後來他的新婚妻子被仇人搶走,等搶回來時長子術赤已經出生,誰也說不清楚術赤到底是誰的孩子,鐵木真也沒太計較,還是當長子。
在鐵木真的成長中,他完全是被時勢推動,成為英雄的。他必須成為英雄才能活下去。
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是受到了兩個父親的影響,生父是個勇猛的英雄,這是對他很好的感召,儘管寄人籬下,但心有向往,就不會久陷困局。這是他努力的方向。
同時繼父的仁愛也是他學習的榜樣,沒有他的繼父,他的成材之路會更艱辛。
所以鐵木真行事中,都帶著兩個父親的影子,而兩個父親都需要打仗才能生存,一旦建立了軍隊,就需要紀律,於是鐵木真治軍嚴明。
同時他是把管理軍隊的紀律融彙且延伸到了個人的修養,他不發多餘的脾氣,那就是自律的結果。
軍隊的紀律還是外力施加,而鐵木真的自律完全是自己要求的。一個人成不成材,關鍵的一點是在自律,懂自律才有前途。
看看鐵木真與桑昆兩個人,一個是自律,一個是驕淫。在古文中&l淫&r意味著過分,與節製相反。也就是說,桑昆的脾氣發得沒有度,失去了度,不就是&l淫&r?
古文中的&l邪淫&r,是指男女之事,同時也是泛指指失去了分寸,沒有度的情形。一旦失去了度,不就是禍害了嗎?
看看桑昆,就明白了。他發的是多餘的脾氣,多餘的脾氣發多了,不就是多餘的人了嗎?少發點多餘的脾氣,那就是在刷正當的存在感,因為不會,這才亂刷無度,結果呢?多餘的到底還是多餘的,也沒見到改變了什麼。
再看原文&m&m完顏烈見了,各各獎勉了幾句,每人賜了一大杯酒,待他們喝了,完顏烈又道:&l今日戰場上有一位黑袍將軍,衝鋒陷陣,勇不可當,這是誰啊?&r鐵木真道:&l那是小將新收的一名十夫長,人家叫他做哲彆。&r完顏烈道:&l也叫他進來喝一杯吧。&r
鐵木真傳令出去,哲彆進帳,謝了賜酒,正要舉杯,桑昆叫道:&l你這小小的十夫長,敢用我的金杯。&r哲彆又驚又怒,停杯不飲,望著鐵木真的眼色。蒙古人習俗,阻止彆人飲酒是十分重大的侮辱。何況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教人如何忍得?
鐵木真心想:&l瞧在義父臉上,我且讓他一讓。&r當下對哲彆道:&l拿來,我口渴,給我喝了!&r從哲彆手裡接過金杯,仰勃子一飲而乾。哲彆向桑昆怒視一眼,大踏步走出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