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火星日登陸第五天上午9時20分,龍國火星大氣研究小組在白鵺著陸點西南105公裡隕石坑發現甲烷噴發點。
該隕石坑未進行標記,屬於小型隕石坑,具體範圍數據還未測算,目測直徑在5公裡以上!
隕石坑具體坐標位置。。。10992°e,2381°n”
鄒院士經過一開始的短暫錯愕後,馬上進入工作狀態。
他的聲音略微顫抖,可見內心有多麼激動,就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將該勘察日誌發到航行日誌上後,其他組的科考人員馬上有了反應。
一些性子急的勘察小組組長甚至通過高空的通訊無人機發來了語音連接。
第1地質勘察小組:“鄒院士,甲烷噴發點一般代表著特殊的地質構造,你們等在原地彆動,我們馬上支援!”
第3微生物研究小組:“甲烷噴發點是最有可能發現火星微生物的地方,我們也去。。。”
2小時後,這個不知名的火山隕石坑周圍已經聚集了三四十號人。
就連陸傑的警衛小隊都聞訊趕來了。
這貨看到甲烷噴泉的反應就比較真實了,連續三個“臥槽”後,他就差拿相機拍照了。
“這是。。。火星漏氣了???”
“有可能是板塊擠壓,將岩層深處的沉積氣體給擠壓出來了。
這些氣體可不簡單,極可能是火星的原始大氣,或者說是氣體化石標本。”
地質專家說完後,陸傑裝模作樣地點點頭,指了指坑底的白色沉積物他又問道,
“那些白色的東西是什麼?這玩意我好像在地球見過,西北地區的鹽廠或者鹽水湖!”
“初步分析有相同的成分,都是礦物鹽的沉澱物,這個隕石坑之前很可能是一個巨大湖泊的坑底。
而這個火星湖泊或許跟咱們西北省份的那些鹽水湖一模一樣!
這些都能通過現代檢測手段勘察出來,隻需要化驗下麵的岩層成分就可以了!”
說完後,負責地質研究的專家大手一揮,他領導的小組馬上沿著旁邊陡峭的坑壁向坑底運動,他們需要到下麵獲取樣本。
看著他們逐漸走到隕石坑坑底,刑天抬頭看了看周圍盤旋的無人機。
“鹽水湖。。。這層礦物鹽的厚度不低,要形成這麼多的天然礦物鹽需要相當大麵積的水來進行蒸騰作用。
這裡的坐標我剛才校驗過了,位於整個烏托邦平原的中心位置。
而所謂的烏托邦平原其實也是由數個隕石坑構成的,這是典型的多坑結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