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重建工程外觀風貌基本保持傳統的紅牆金瓦、左右對稱風格,體現中國宮殿建築的特點。局部進行調整,內部功能和建築結構全麵調整。窗戶全麵采用鋁合金鋼化玻璃窗。
全麵使用自來水、電力,規劃修建水電氣管涵通道,規劃修建現代衛生間、現代廚房,規劃下水管網、化糞池,規劃預留電梯井。
裝修廢除原有的金磚地麵,室內室外全麵采用上等大理石鋪裝。牆麵、天棚選用上等的赤金檀木、黃花梨、沉香木、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材全包造型,雕梁繡柱、雕欄玉砌、精雕細刻、丹楹刻桷。
整個裝修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莊嚴肅穆。
裝飾裝修部分慢慢研究細化,務求儘善儘美,將紫禁城重建工程建設成為精品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遺產。
金磚又稱禦窯金磚,是一種兩尺見方的大磚,出產在蘇州郊外。因其質地堅細,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故名金磚。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興土木建造紫禁城。經蘇州香山幫工匠的推薦,陸慕磚窯生產的金磚被工部看中,博得了朱棣的稱讚,賜名窯場為禦窯。金磚從蘇州運輸到北京,路途遙遠,造價昂貴。
紫禁城重建工程所有建築物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8級,屋頂均安裝防雷設施,可避免雷擊。規劃消防管網,預防火災。
整個紫禁城重建工程外朝三大殿、東西十二殿、內廷後三宮、東西八宮以及城牆、門樓總建築麵積約25萬平米。
按照2020年的建築裝修預算,考慮裝修奢華,按照1萬元每平米計算,工程預算25億人民幣,約合500萬銀元。按照銀兩計算約合330萬兩。曆史上天啟僅修建三大殿就用了500萬兩,負責的官員真t黑。
紫禁城重建工程工期12個月,天啟2年春節前投入使用。工程由中華建築全權負責,工程經費全部由內帑支出。
滿朝大臣看見這樣的大工程,沒有他們的份,紛紛上奏,目的很明確想摻和進來,分一杯羹。這麼大的工程,油水可不少。這些人見錢眼開,朝堂又開始熱鬨起來。
朱由校搬入西苑瓊華島廣寒宮暫住,萬曆皇帝、泰昌皇帝的遺孀隨同搬往西苑居住。鄭貴妃、西李以及皇城的所有太監宮女搬往臥佛寺集訓營接受審查。
偌大的皇城、紫禁城,除了中華建築的民工大軍,僅剩下十幾名太監以及特勤師的女子特勤旅服務,萬曆皇帝、泰昌皇帝遺孀的太監、宮女均被裁撤,更換為女子特勤旅隊員服務。
特勤師調整安保方案,工程建設的同時,也不能放鬆皇城的防衛。
朱由校安排特勤師派出一隊人馬時刻監督著工程現場,期待早日發現萬曆皇帝留下的巨額財富,後三宮作為藏寶之地幾率最大。
朱由校利用整肅內廷太監宮女的機會,讓曹化淳嚴厲審問了黃鈞庭、盧受、常雲、馬鑒、師明、苗全等萬曆時期身邊的太監宮女,但對寶藏一無所獲。
難道萬曆皇帝的寶藏隻是謠傳?朱由校不免有點懷疑。如果有寶藏,肯定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鄭貴妃。
10月的朝會,朱由校一如既往的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建議也不做任何動作。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這樣的皇帝自然深受文武百官的喜愛。
讓文武百官認為小皇帝第一次朝會隻是一時興起,朝廷還是他們的天下。小皇帝又沉迷玩樂、唱曲、搞建築什麼的去了。
許弘綱、張鶴鳴、祁伯裕、王在晉、王佐、孫慎行、何宗彥七人在朱由校的嚴令下,陸續按期抵京,開始履職。
沈?、葉向高、朱國祚、史繼偕、鄒元標、趙南星無視朱由校的詔令,無視新皇的權威,以各種理由推脫,借故不啟程赴京,已經逾期多日。
真他媽不拿村長當乾部,皇帝的麵子也不給。朱由校也不再催促,過期不候。本來想將這幾人請君入甕,現在隻不過麻煩一點。忍一忍,過段時間再秋後算賬。
泰昌元年11月初1。
孫承宗與援遼川軍、石柱白杆兵、酉陽土司兵、浙兵回到京城。
沈陽距離京城約700公裡,約人的隊伍,從拔營準備算起,用了一個月時間。這還是驍勇善戰的川軍和戚家軍。其它的軍隊可能更慢。這個機動能力真是無語。
西苑廣寒宮。
朱由校在孫承宗的陪同下接見了陳策、戚金、童仲癸、張名世、秦邦屏、秦民屏、馬祥麟、周敦吉、吳文傑、周世祿、冉天胤、冉見龍、冉文光等將領。
陳策字純伯,出生於1552年,曾隨總兵陳璘統援朝抗日,參與露梁島海戰。
戚金出生於1556,號少塘,南直隸安徽定遠人。為戚繼光族侄,從小隨戚繼光征戰,屢建戰功,由百戶曆升守備、遊擊、參將。人稱他儘得戚繼光兵法,戚繼光去世後,戚金成了戚家軍的真正統帥,升任副總兵。
童仲揆出生於1570年,南直隸南京人,武舉出身,曾任四川都司都指揮。萬曆47年升為副總兵,率川兵援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