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牟靈86年與嶽父一同前往魔都購置房產用於投資以來,他仿佛對這座繁華都市的房地產市場著了迷一般。每年一到國慶長假,牟靈便會迫不及待地奔赴魔都,繼續尋覓那些具有潛力的房源。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88年。經過這幾年近乎瘋狂的購房舉動,牟靈終於暫時停下了腳步。因為眼看著即將邁入90年代,而據他所知,魔都屆時將會湧現出另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一個能夠讓他實現資本原始積累、推動個人計劃更進一步的絕佳契機。所以,牟靈決定暫且收斂一下購房的熱情,集中精力等待並把握這個重要的風口。
不過,在積極投身於房地產投資的同時,牟靈對於自家養殖場的經營可絲毫未曾鬆懈。特彆是在87年,當國家放寬了雇傭人員數量限製之後,他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果斷對養殖場展開了大規模的擴張行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88年年末的時候,牟靈的養殖場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他不僅成功雇傭了多達20位來自周邊村莊的村民前來協助日常管理工作,而且還特地從水車村租下了一大塊土地,專門用以種植玉米以及其他各類農作物,以此來確保充足且優質的飼料供應。
如今,牟靈的養殖場規模可謂相當可觀:其中飼養有整整一萬隻蛋雞和兩千頭肉豬。每個月都能穩定地產出高達十萬枚雞蛋,並且還有一百頭肉豬順利出欄上市銷售。如此喜人的成果,無疑令牟靈感到無比自豪和欣慰。
隨著這兩年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收入也逐漸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當人們的錢包鼓起來之後,市場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各種商品的價格開始悄然上漲。特彆是到了1988年的時候,日常消費品中的雞蛋和肉類價格更是一路飆升,相較於之前竟然翻了整整一倍之多!如此一來,那些從事相關養殖產業的商家們可就樂開了花,其中牟靈所經營的養殖場便是受益者之一。
由於物價上漲帶來的利潤空間增大,牟靈養殖場的收入也如芝麻開花一般節節高。如今,每個月牟靈都能夠輕輕鬆鬆地賺取高達三萬塊錢的豐厚收益。看到牟靈取得如此成就,家裡人對於他當初想要辭去穩定工作、投身商海的決定,態度也漸漸地由反對轉變為支持。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風順水之時,牟靈與嶽父之間的一次談話卻給他當頭澆下一盆冷水。這天,牟靈特意找到嶽父,準備再次跟他好好聊聊關於辭職下海這件大事。可是沒想到,嶽父一番話讓他瞬間意識到事情遠非想象得那麼簡單。原來,嶽父告訴他目前自家養殖場最主要的客戶群體正是來自於猛裡縣以及周邊好幾個縣的眾多工廠。而這些工廠之所以願意長期從他們這裡大量采購各類養殖產品,其根本原因竟是看中了牟靈身為西南重工廠長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一旦牟靈真的辭去這份公職,失去了背後的這層光環,那麼養殖場未來的生意必將遭受重大打擊,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想到此處,牟靈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仔細琢磨著嶽父剛剛所說的那番話語。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不得不承認嶽父所言的確不虛。要知道,自從親眼目睹牟靈通過經營養殖場發家致富以來,不僅僅是猛裡縣,就連周邊的其他縣城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眾多跟風而立的養殖場。畢竟,這養殖場的行當實際上並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隻要稍作研究、借鑒一下牟靈養殖場的成功經驗,便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其中要領。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儘管這些新成立的養殖場數量眾多,但它們卻並未與牟靈的養殖場在工廠采購份額方麵展開激烈的爭奪。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大家對牟靈有所顧忌,確切地說是畏懼牟靈背後所擁有的權勢或影響力。倘若有朝一日,牟靈失去了這層“保護皮”,那麼毫無疑問,他的養殖場在市場中的地位將會瞬間變得岌岌可危,那些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們必定會毫不留情地瓜分掉原本屬於他的那份市場份額。
想到這裡,牟靈心中不禁豁然開朗,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於是,他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打消了之前想要辭職的念頭。因為此時此刻,他已然清楚地認識到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在尚未順利完成創業初期的原始資本積累之前,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易舍棄這座猶如能不斷產下金蛋的金雞一般的養殖場。隻有緊緊抓住眼前的機遇,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資源和優勢,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商業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毫無疑問,牟靈絕對不是那種甘願束手待斃之人。麵對當前略顯嚴峻的局勢,他迅速轉動腦筋,思考著如何能夠突破困境、開辟新的銷售途徑。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一個絕妙的主意湧上心頭——成立一家熟食加工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