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上方的岩畫內容主體,依然是那個形似螞蟻、長有八隻細足的圖形。
抹布塗抹似的扭曲圖形簇擁在周圍,不過位置沒有明顯的雜亂或是整齊,到有點像湊數似的塗抹了一大片。
接著到了中間的岩畫,扭曲圖形依然是那副樣子,那個螞蟻似的東西卻被分成了幾個部分。
看起來似乎是扭曲圖形將那個東西拆解了,但我卻忽然有種微妙的感覺。
“難道……”
我突然湧現一絲靈光,一時間連趕路都顧不上了,連忙蹲在地上,
將除了“聖殿”的照片按洞穴分組後,又依照洞穴的順序排成一行。
這要再次感謝那個衝印照片的戰士。
後麵的岩畫我沒看過,根本不知道什麼順序,不過照片是按順序拍的,那個戰士也是按照順序衝印的,所以這個過程沒用很久。
而在我將所有照片看過一遍後,我就知道自己找到了正確的閱讀順序。
這些岩畫不是從外向內看的,而是以“聖殿”為起點向外看的。
所以我首先要從倒數第二、也就是第36個洞穴的岩畫開始說起。
那不是三聯畫——靠近“聖殿”的一連幾幅都不是三聯畫——它看起來就是一整塊土黃色顏料,在風化、剝落之後,形成了一片斑駁的色塊。
但我看過的岩畫都沒有風化跡象,這幅肯定也不會有,所以直覺告訴我,那是一片地震中的、支離破碎的大地。
接著是第35幅——尖頭衝下的圓錐占據了整幅畫麵的三分之二,無數扭曲的圖形、還有無數的不規則色塊圍在四周,像極了超級龍卷風的災難現場。
第34幅——無數描繪著火焰虛影的圓球從天而降,地麵上的扭曲圖形四散奔逃。
33、32、31……
直到第28幅岩畫,才終於沒有了災難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災難過後的悲愴大地。
那是一種很清晰的悲愴。
大量的扭曲圖形散布在整幅岩畫上,但通過對比它們之間的角度,可以分辨出有很大一部分是躺在地上的。
繼續往前,“災難”和“重建”的畫麵互相穿插,直到第20幅岩畫。
這幅畫和我看到的、我以為的第一幅畫幾乎一致,隻不過圍成“∞”的從人形變成了扭曲圖形,再之後就是那個螞蟻似的東西出場了。
而且如果按照倒序來看,第19幅岩畫想表現的應該不是“分解”,而是“組合”。
再以倒序結合之前的岩畫,一條完整的故事線便浮現出來——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某處的外星種族,遭遇了極其強烈的自然災害,多次重建依然難逃滅頂之災,無奈隻能放棄家園,也就是那幅讓我落淚的岩畫。
我之前看到的圓環,或者那個比圓環更大的、周圍延伸著無數曲線的東西,應該就是它們的飛船。
那幾幅讓我感到陌生的星圖,應該就是這些外星種族,在星際航行的過程中看到的。
意味不明的“36步”之後,它們抵達地球並接觸了人類,開始傳授耕種、狩獵之類的技術,又在留下那兩個“三角形”之後離開了地球。
而我最先看到的、幾十個人形用“∞”的形狀,將兩個三角形分彆圍在兩個圈兒裡的岩畫,描繪的根本不是“召喚”或者“迎接”的場景,那是送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