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也是生物,有共同研究目標的領域,總有些事情是相通的。”
小希望著某處歎了口氣,接著神色複雜的朝我看來:“你以為基因改造的技術是哪兒來的?”
我看著小希古怪的表情,愣了半秒突然反應過來:“黃家村?”
小希點點頭,緊跟著又搖搖頭:“其實我也不確定,畢竟那個項目還沒有實質進展,我就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我疑惑的眯起眼睛:“‘猜’也要有依據吧?”
“一方麵是人,我雖然被排除,但當年一起共事的人都還認識,古生物專家進入基因類項目,嚴格來說還是跨行,可是那些專家卻承擔了主要工作。”
小希給了我一個暗示的眼神,頓了頓又繼續道:“另一方麵就是技術,技術就像植物一樣,必須有種子才能發芽,必須有土壤才能生長……”
“無土栽培就不需要。”
“……”
小希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接著話鋒一轉:“你知道我為什麼選擇研究古生物嗎?”
我忽然想起“生命濃湯”:“為了探究生命起源?”
小希“嗯”了一聲:“‘生命’都是有基因的,掌握了基因演變的規律,理論上就可以通過逆向工程,還原出基因最原始的樣子。”
“原來如此……”
我一臉茫然的點點頭:“但這和‘種子’有什麼關係?”
“我進入‘觀察者計劃’的時候,才知道人類已經掌握這種技術,所以我在震撼之餘,萌生了‘逆向工程’的想法。”
小希說到這,神色再次變得古怪起來:“但這不能直接使用‘基因改造’,而是要對這項技術進行變種。”
“可是在我想要研究基礎原理的時候,卻發現所有專家對於這項技術,都是一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
“所以你認為那不是人類的技術。”
我恍然大悟的點點頭:“所有技術的研發,都是先提出一個目標,再根據現有、或是新發現的理論,確認可行的實驗方式,慢慢朝著‘目標’靠近。”
小希也點點頭:“基因改造的技術研發,完全沒有這個過程的記錄留存,就好像這項技術是憑空出現的,再加上主要負責的專家,都參加過黃家村那次項目,所以……”
後麵的話小希沒說,不過我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
一項沒有研發過程的技術,就像空中樓閣一樣不切實際,可它偏偏又實際存在著。
“會不會是造神計劃?”
我思索過後試探問道:“據我所知,早在1984年的造神計劃,就已經有基因工程的項目了。”
“不是,我看過當時的實驗記錄,無論思路還是實驗方式,都和現有的技術完全不同。”
小希不假思索的搖搖頭,神色第三次古怪起來:“我能找到的、類似技術最早出現的時間,就是2024年的‘眾生’——你猜研發人是誰?”
“我又不是搞技術的,怎麼會……”
我下意識苦笑起來,話沒說完忽然靈光一閃:“不會是秦玉林吧?”
四麵車窗都關著,可是在看到小希點頭的瞬間,我仿佛感到一陣清風撲在臉上,將我腦海中縈繞許久的迷霧悄然吹散。
“原來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