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亂的起因,是在監督隊有人自曝臥底身份、已經通過人員甄彆的人、開始對“人員甄彆”的作用產生質疑之後。
一個已經通過甄彆的人,“恰到好處”的崩潰了,然後出於個人恩怨、或是慌亂下的主觀臆測,開始懷疑他身邊的、和他一樣通過人員甄彆的人是e.c.s.o。
被懷疑的人無論是不是e.c.s.o,這個時候都肯定不會承認。
於是這兩個人開始爭論、爭吵,直到語言衝突演變成了肢體衝突,徹底點燃其他人藏在心中的恐懼和忐忑。
在場的監督隊想要控製局麵,但是監督隊的內部,也同樣存在這種懷疑。
關鍵是此刻那些被揪出來的e.c.s.o,都還沒有被帶離現場,其中一部分人看到這個情況之後,不需要命令就開始煽風點火、甚至直接加入到暴亂之中。
於是,在負責人發出請求支援的紅色警報之後,某個監督隊的成員、為了控製被揪出的e.c.s.o,無奈開了第一槍,而這也成為了衝突事件進一步升級的導火索。
不到三十分鐘,蜂巢基地停車場的所有人員——是所有人員,無論e.c.s.o、監督隊、還是通過甄彆的等候處理的人,就已經死傷超過半數。
而在索菲婭和莉娜趕到現場,以調查部的名義、帶著備用部隊強行鎮壓暴亂之後,死亡人數的比例已經超過75。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由於這是一場最簡單、純粹的暴亂,所以沒有那種專門破壞腦組織的毀屍滅跡,死在這場暴亂中的人,95以上都還可以進行“應急預案”。
這會是一個大工程,會增加很多原本不必要的工作量,但那些人能活,也能在現有的客觀情況下,將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可即便是這樣,索菲婭和劉祈再回來的時候,也還是一副心情沉重的樣子。
“我們回來的路上收到消息,其他基地也都發生了暴亂。”
劉祈說著,摘掉遮擋麵部的頭套扔在地上——他剛才去幫忙鎮壓暴亂,又不確定“011”該不該在此刻露麵,所以就臨時加了這麼個東西。
“一號基地大多是二類觀察者,所以傷亡最小,三到六號基地的死亡人數差不多,但傑德他們所在的六號基地人口基數小,死亡比例超過80,基地運作幾乎癱瘓。”
索菲婭簡單彙報了她收到的結果,隨後把終端扔給了我:“我們抓了e.c.s.o很多人,可是楊佩寧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更大——不過我覺得這是個機會。”
我拿著終端查看報告沒說話,一旁的劉祈“哦?”了一聲:“什麼機會?”
“第二輪人員甄彆。”
索菲婭伸出兩根手指:“你之前不是說,要清除所有人的記憶來一勞永逸嗎?當時礙於效率和後續影響才無法執行,但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她說的是‘應急預案’。”
我揚起終端設備、接著索菲婭的話繼續道:“我根據報告中的數據大概算了一下,從人員甄彆開始、到這次暴亂結束,我們整體的人員損失超過70。”
“而在我們現有的人員裡,必然還存在一部分e.c.s.o的臥底——或許不多,但一定會有,所以無論我們現在有什麼計劃,都必須先用‘應急預案’補充人手。”
“……明白了。”
劉祈思索片刻後,神色漸漸變得微妙起來:“‘應急預案’要用到【黑鏡】,而【黑鏡】可以讀取被執行人的記憶。”
“體征數據可以撒謊、甚至偽裝,但‘記憶’不會。”
索菲婭點著自己的太陽穴:“無論那些通過甄彆的e.c.s.o,是心理扭曲還是素質過硬,隻要他們知道自己是誰,【黑鏡】就能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