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趕到了蜂巢基地,不過路上的兩個多小時也沒閒著。
傑德先憑借著他的記憶,畫了一幅簡略的、火箭發射基地的地形圖,然後以此為戰術沙盤,推測了幾種不同情況下的、e.c.s.o可能會使用的戰術。
其實最主要的變量就是敵人的數量。
uduga送回地球;而e.c.s.o的目標剛好相反。
敵人的數量不同,所使用的戰術也不儘相同,比如e.c.s.o隻有10人以下的話,肯定會重點保護控製中心和發射塔平台,但如果他們有幾十個人,甚至可能直接構建出防禦陣地。
與之相比,我們的人手就穩定很多了。
傑德、利亞姆和孫文澤,還有他們從六號基地帶來的三名護衛隊員,就算再加上我和劉曉星,也隻不過才八個人。
八個人去打陣地戰肯定不夠,所以最終定下的計劃,就是兩人一組分頭行動,從幾個方向各自嘗試進入發射基地、並全力阻止火箭發射。
這跟我在戰術研討之前就提出的“分頭行動”不謀而合——雖然我當時沒說具體的行動細節,不過確實都是分頭行動。
於是傑德稍微懷疑了我的身份,畢竟無論我是011還是劉祈,都不該了解火箭基地的整體結構、也就不該提出這種戰術。
但其實我提出分頭行動,隻是因為我不敢完全相信這些人、想儘可能的脫離人群而已。
不過這種事肯定不能當麵說,所以我也沒解釋太多,隻說之前在蜂巢基地的時候,閒著無聊隨便看了一點資料。
這個理由並不充分,但這次行動是我提出的,所以無論我有多麼可疑,都肯定不是e.c.s.o。
短暫的懷疑暫時翻篇,傑德又在“分頭行動”的基礎下,劃定了每個小組需要的武器、車輛,以及到達發射基地後的行動路線。
得益於這種事先準備,我們在抵達蜂巢基地後,隻用了半個小時就做好所有準備,並換了四輛調查部的車,繼續出發前往發射基地。
這裡需要特彆說明的是,雖然我們出發的時候是四輛車,但傑德在考慮了單兵作戰能力之後,對“兩人”一組的人員架構做了修改。
其中傑德和利亞姆都是單人成組,六號基地的三名護衛隊員雖然受過訓練,可是從沒經曆過這種實戰,所以安排他們三個人為一組。
至於最後一組,自然就是剩下的我和劉曉星、以及六號基地的護衛隊長孫文澤了。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人員架構。
要知道我現在宣稱的身份是劉祈,單兵作戰的能力不敢說比傑德更強,但肯定比“011”強了不少。
這種情況下,給我配置一個護衛隊員,才能更好的平衡各組實力,沒必要在我這組裡放一個護衛隊長。
還有劉曉星在我這組也很奇怪,至少在“曉星工程”的計劃書中,我沒看到她在作戰方麵有什麼能力。
所以她跟著傑德或者利亞姆、甚至留在蜂巢基地我都能理解,可是傑德偏偏把她安排到了我這組。
就算傑德知道劉曉星和劉祈的關係,這種安排也不合理,畢竟我們是去打仗,不是去春遊,沒必要搞什麼親子互動時間,更何況還給我安排了一個孫文澤……
“各小組注意!各小組注意!”
通訊器裡突然響起傑德的聲音:“為防止敵人監聽通訊頻道,本次通訊結束後,請自行關閉各車輛通訊基站、進入通訊靜默狀態。”
“關閉通訊基站後,各組可視情況脫離既定計劃、自行決定進攻路線及進攻方式,你們唯一需要遵循的底線,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敵人發射運載火箭!”
“或許我們會來不及,但哪怕隻有一絲機會,都不能放棄這次任務——以上!收到請回複!”
“二組收到!”
“三組收到!”
利亞姆和某個護衛隊員的聲音先後響起,我看了副駕駛的孫文澤一眼,拿起通訊器沉聲道:“四組收到。”
“請各組進入通訊靜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