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進行星際殖民的方式很簡單。
就是用特殊排列的高能粒子束,然後以3d打印的方式打出一個納米機器人。
這個納米機器人擁有量子通訊功能。
當這些技術手段全部得到突破。
接下來就很容易理解了。
通過觀測距離當前星球最近的恒星係。
關鍵是行星的運轉。
必須保證這行星適宜納米機器人生存。
無法滿足這一點。
都沒有意義。
在完全的鎖定了臨近恒星係的宜居帶恒星之後。
之後就是計算合適的時間。
然後按照提前量打出高能粒子束。
這樣的高能粒子束可以多打一點。
如此一來。
在幾年之後。
隻要高能粒子束以較為完整的方式降臨宜居帶行星。
就會當場打出一個納米機器人。
第一個納米機器人隻有量子通訊效果。
後續根據納米機器人的指引。
繼續打出高能粒子束。
不斷的將其他功能的納米機器人一一以這樣的方式打印出來。
隻要納米機器人的數量達到了一定的地步。
那麼納米機器人就具備了自我複製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
科技文明自己本身是不敢放任納米機器人自我複製的。
因為他們缺乏對納米機器人足夠的控製能力。
但是對於距離幾光年外的恒星係。
就隨便了。
即使失控了。
問題也不大。
不會影響到自身。
通過這樣的方式。
他們就能夠一方麵進行其他恒星係的探索。
另一方麵可以讓納米機器人逐步的改造星球,然後從基因層麵打印出菌類這些生命。
最後在構建出適宜生物生存的生態圈之後。
就可以將造物主的基因信息打印製造出來。
相當於間接完成星際殖民了。
可以說。
這個科技文明的星際殖民途徑。
成本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強。
除了最後容易失控之外。
簡直完美。
但即使失控。
也不會影響到自己本身的文明。
問題不大。
哪吒不得不感歎宇宙的多樣化。
即使以現實維度沒有任何的超凡。
隻能發展科技的模式。
依舊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星際殖民方式。
充分展示了即使看似寂靜無聲的星空,也依舊有生命在頑強的傳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