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如惡魔般席卷而來,打破了這片土地原有的寧靜。
那是一段黑暗而又驚心動魄的日子。天空仿佛被一塊巨大的黑布籠罩,烏雲翻滾著,如洶湧的波濤。
雨,似瀑布般傾瀉而下,狠狠地砸在大地上,整個世界都沉浸在一片灰暗之中。狂風呼嘯著,像一頭凶猛的野獸,肆意地咆哮著,似乎要把一切都吞噬。
洶湧的洪水如同咆哮的猛獸,張牙舞爪地衝向這片土地。它無情地摧毀著房屋、農田和道路,所到之處,一片狼藉。那渾濁的洪水夾雜著樹枝、雜物,奔騰著,翻滾著,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淹沒。
市委迅速派出了以常委宣傳部長嚴小明領銜的抗洪工作組進駐河套。
由於河套鎮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央電視台每天在通報汛情時都會提到河套的水位。
一時間,河套鎮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那不斷播報的水位數字,就像一聲聲戰鼓,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縣委也緊急派遣了工作小組駐守在河套,河套鎮瞬間變成了抗洪指揮中心。
縣委書記幾乎每天都在河套現場指揮,他那忙碌的身影如同戰場上的將軍,堅定而沉穩。
在這場艱苦的抗洪戰鬥中,我作為河套“小灣段排險突擊隊”的現場總指揮,肩負著重大的責任。
小灣段的洪水洶湧澎湃,仿佛要將一切都吞噬。我帶領著隊員們奮戰在第一線,與洪水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這裡距離鎮區僅有五六華裡,但我基本上吃住都在抗洪現場,連續多日不曾回鎮裡。工地上,人們忙碌的身影在風雨中穿梭。機器的轟鳴聲和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壯麗的抗洪畫卷。
我和普通百姓一樣,日夜奮戰在工地,不顧風雨的侵襲,不顧身體的疲憊。雨水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但我全然不顧。
狂風把我的衣服吹得獵獵作響,仿佛要把我吹走,但我緊緊地抓住手中的工具,堅定地站在那裡。
有好幾次,我站在齊胸深的激流中,那冰冷的洪水衝擊著我的身體,讓我瑟瑟發抖。但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保衛家園。
在抗洪的日子裡,我的心情無比沉重。看著那洶湧的洪水,我心中充滿了擔憂和恐懼。
我不知道這場洪水什麼時候才能退去,不知道我們能否戰勝這場災難。但我知道,我不能退縮,不能放棄。
我要為了我的家人,為了我的鄉親們,為了這片我深愛的土地,勇敢地戰鬥下去。
縣委書記田禾多次親臨一線,看到我如此拚命的模樣,深受感動。
他向市委嚴部長彙報說:“這位是原團縣委副書記調到這裡任副鎮長的,現在已擔任副書記、常務副鎮長。為人非常實在、能吃苦。”
嚴部長當即表態:“韋洪偉離開後,這裡可以交給他。”他們都認為我踏實能乾,可以繼續擔任河套鎮書記。
這些話他們知道我能聽到,卻並未回避。我當時心想,這或許也是領導當麵表揚、肯定、鼓勵的一種策略吧。
抗洪的日子漫長而艱苦,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抵禦著洪水的侵襲。每一個人都在為了抗洪而努力,每一個人都在為了保衛家園而奮鬥。
我們用沙袋築起了一道道堅固的防線,我們用鐵鏟挖出了一條條排水渠。我們的汗水和雨水交織在一起,我們的力量和勇氣彙聚在一起。
在那些日子裡,我常常感到疲憊不堪。身體的勞累和心理的壓力讓我喘不過氣來。但每當我看到鄉親們那堅定的眼神,看到領導們那忙碌的身影,我就又充滿了力量。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洪水終於漸漸退去,我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感動。我們成功地保衛了家園,我們戰勝了這場災難。那閃閃發光的榮譽證書,就像一枚勳章,見證了我的努力和付出。
抗洪結束後,河套鎮傳出了韋洪偉書記即將調任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的消息。一時間,在河套,幾乎人人都在談論此事,路人皆知。
接下來,對於誰來接任書記一職,眾說紛紜。在一般人看來,桑吉祥鎮長年齡偏大,可能會調出去擔任局長,那麼就麵臨書記、鎮長同時更換的問題。
我和祈成濤成為了眾人議論的焦點人物,而祈成濤出身於官宦世家。用他自己得意時的話來說,全家現有正局級乾部5人,如果他再擔任書記或鎮長,那就是第6人。
而我對此事並不是特彆在意,當然,心裡也不可能一點都不想。我隻是不像其他人那樣,整天分析盤算、苦心鑽營。
我依舊做好自己的事,秉持著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心態。這也是我在十幾年的風雨曆程中磨煉出來的。
回到家中,常英也對我說:“你雖然在共產黨安排的崗位上工作,但生活是在家裡。從長遠來看,你是要和老婆孩子一起度過家庭生活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